宠物手术不做凝血,就等于开车不系安全带!
沃德生命楼主
2023-10-13 15:55

凝血概念

凝血系统包括凝血抗凝两个方面,两者间的动态平衡是正常机体维持体内血液液体流动状态和防止血液丢失的关键。机体的正常的止凝血,主要依赖于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正常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

血液凝固简称凝血,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它是止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被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最终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迄今为止,参与凝血的因子共有12个,用罗马数字编号(从I-XIII,其中因子VI并不存在)

凝血机制

1.内源性凝血途径

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全部来自血液(内源性),从因子XII激活,到因子X激活的过程。

2.外源性凝血途径

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并非全部存在于血液中,还有外来的凝血因子参与止血。这一过程是从组织因子III暴露于血液而启动,到因子X被激活的过程。

3.凝血的共同途径

从因子X被激活至纤维蛋白形成,是内源、外源凝血的共同凝血途径。主要包括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形成两个阶段。

图片


凝血检测项目

APTT、PT、TT、FiB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主要测试凝血级联的内源性途径与最后的共同途径的完整性,反应血浆中凝血因子VIII、IX、XI、XII水平,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

APTT延长:见于血友病以及凝血因子XII缺乏或部分vK依赖因子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杀鼠药中毒,DIC等。

APTT缩短:多见于DIC高凝期,糖尿病并发症,心肌梗死等。


凝血酶原时间( PT)

主要测试凝血级联外源途径的前期激活(凝血因子II、V、VII、X)以及最后的共同途径的功能。由于凝血因子VII为半衰期最短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因此PT也被认为是维生素K缺乏症的早期指标。

PT延长:多见于严重的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急性DIC消耗性低凝,口服抗凝剂等。

PT缩短:多见于DIC早期髙凝状态,血栓栓塞性疾病等。


凝血酶时间(TT)

在共同凝血途径中,测定所生产的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TT延长:多见于遗传性纤维蛋白原机能缺陷;机体内严重凝血(休克、严重的感染、肿瘤)导致纤维蛋白原的过度消耗;DIC;严重肝脏疾病等

TT缩短:临床上少见,一般见出现于血液中有钙离子存在或血液呈酸性等。


纤维蛋白原(FiB)

一种急性反应蛋白,由肝脏合成,同时具有凝血功能。

FIB增高:应激、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尿毒症等。

FIB减少:DIC、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异常、重症肝炎、肝硬化和溶栓治疗时。


凝血检测的适用场景

1.兽医手术前的必做检查

小至一台绝育手术,大到复杂的神经外科手术,凝血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保障。并且根据GB/T40449-2021《犬、猫绝育手术操作技术规范的要求》绝育前必须进行凝血检查。

图片


2. 出现凝血不良症状时,需要做的检查

常见症状为皮肤瘀斑、紫癜、口鼻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

3.涉及凝血功能的器官损伤

影响凝血功能的器官包括肝脏(肝脏疾病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及骨髓(骨髓抑制引起血小板生成不足,造成凝血不良,如:猫瘟、细小以及化疗等)

4.其他会导致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

其中包括胰腺炎、中暑、中毒以及各种肿瘤疾病

打开医脉通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确认
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科 肝病科 内分泌科 肿瘤科 血液科 精神科 呼吸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感染科
外科
普通外科 神经外科 胸心外科 泌尿外科 骨科 整形外科
其他
麻醉科 妇产科 儿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皮肤性病科 急诊/重症 影像科 检验科
打开APP,参与评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