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名状的胃部不适和疼痛,这种病因你想到了吗?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16.07.07
我要投稿


作者:陈在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在1962年左右,曾收治1例女性50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除心慌、气短、下肢水肿主要症状外,另有突出症状为阵发性上腹部说不出难受,有时有疼痛,影响进食。


起初考虑上腹部症状可能与心力衰竭胃肠道充血有关。经强心剂、利尿剂治疗后,心率稳定,肝脏缩小,下肢水肿消失。但是上腹部症状不见减轻,且有加重趋势。发作时患者表情十分痛苦,腹部无阳性体征,排除了药物副作用。予用阿托品类解痉药、制酸剂、胃粘膜保护剂及和胃中药均无效果。面对患者的痛苦感到束手无策。经胃肠道钡餐检查无异常发现,当时还无胃镜检查方法。由于患者上腹部症状影响进食和休息,心力衰竭再度加重。


患者去世后病理检查,胃本身未见实质性病变,胆囊、十二指肠和胰腺均无异常发现,但在胃左动脉发现有一明显粥样硬化斑块,使管腔堵塞在90%以上。患者进食时或阵发性上腹部不可名状的难受和疼痛,没有找到其他确切原因,仅发现胃左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明显狭窄,虽然左胃动脉与右胃动脉间有许多吻合支,当左胃动脉严重狭窄时仍可引起胃缺血影响胃功能,用常规治胃的药物因而不见效。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常累及大型和中型动脉。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早,发生率高于中型动脉。中型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脑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颈动脉和肢体动脉。胃动脉粥样硬化实为罕见,引起的症状也很独特。这位女患者,年仅50岁,基本问题是风湿性瓣膜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偏早,而在罕见部位,是始料未及。从这位患者得到的启示是供应胃肠道的动脉也可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供应部位缺血影响功能。


后来也见到一些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出现顽固便秘,通常的通便缓泻剂都不能凑效。肠蠕动缓慢,虽尚未达到肠系膜动脉急性栓塞所致肠麻痹的地步,也可能因肠系膜动脉狭窄堵塞慢性供血不足引起肠道功能障碍。


来源:陈在嘉.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一).中国循环杂志2002年12月第17卷第6期(总第1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