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发生脊髓脊膜转移,警惕漏诊误诊!

来源:肺癌多学科会诊 2018.08.20
我要投稿

病例


刘某某,男,53岁,患左肺小细胞肺癌局限期,接受“”铂+依托泊苷“化疗和胸部放疗。之后不久发现脑内多发转移,再行脑部放疗,脑转移灶得到控制。下图为该患者的多发脑转移灶在放疗前、后的 MRI 图像,放疗后(WBRT+SRS)转移灶基本消失:



在脑部放疗结束后约8个月,患者自诉骶尾部疼痛、大便困难,曾怀疑是腰骶尾部椎骨转移,但做PET-CT并未发现异常。


随后做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全脊髓脊膜多发转移,下图展示了全脊髓内的多发转移灶,转移灶表现为脊髓内的白色小点:



我们再把上图的局部进行放大,以更好显示转移灶。


颈髓:



胸髓:



腰髓、骶髓:



讨论


肺癌容易发生脑转移,特别是小细胞肺癌、伴有EGFR突变或ALK/ROS1融合的NSCLC。小细胞肺癌 2年内脑转移发生率高达80%,所以会在肿瘤得到化放疗控制后常规进行预防性脑照射(PCI)。


随着核磁共振检查技术的提高,临床上发现脊髓脊膜转移的患者也在增多。当出现下肢疼痛、麻木、肌力下降、大小便困难、外阴部麻木等症状时候,一定要警惕脊髓脊膜转移的可能,及时做MRI检查,以免造成漏诊或诊断延误。


划重点


做脊髓的核磁共振时候,一定做平扫+动态增强,才能发现转移灶,单独平扫不易发现转移灶。

一定要重视这些症状:下肢疼痛、麻木、肌力下降、大小便困难、外阴部麻木等。


文章转载自:肺癌多学科会诊

作者:申淑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