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 以皮疹起病的FLT3+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差?

来源:医脉通 2020.01.03
我要投稿

作者:蒋艳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其中AML-M2型在临床中最为常见,但M2型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基因、及染色体核型,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差异甚大。

 

病例报告

 

患者系男性,24岁,以“发现腹部皮疹1周”为主诉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略苍白,腹部可见弥漫分布的不高出皮面的类圆形皮疹,伴有散在的出血点(见图1,治疗前后皮疹对比图)。


1.png

图1 治疗前(左)治疗后(右)对比图


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胸骨压痛,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入院后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163×109/L,血红蛋白89g/L,血小板计数为23×109/L,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可见原始粒细胞占79%,部分细胞胞浆中可见Auer小体(见图2),特殊化学染色:MPO 95%阳性,PAS 2% 阳性(细颗粒),NBE 阴性。


2.png

图2 骨髓象报告图左(低倍镜10×10)右(高倍镜10×100)


免疫分型:在CD45/SSC点图上射门分析,原始细胞分布区域可见异常细胞群体,约占有核细胞的78%,主要表达HLA-DR,CD7、CD13、CD15、CD33、CD34、CD58、CD117、CD123、MPO,淋系增殖明显受抑(见图3)。


3.png

图3 免疫分型报告


45种常见的白血病融合基因筛查为阴性,急性白血病15种预后基因提示:可检测到低表达的FLT3-ITD突变,CEBPA双突变。


3----4.png



染色体核型为正常染色体核型(见图4)。


4.png

图4 染色体核型报告


根据骨髓象,免疫分析,基因,及染色体核型,患者明确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FAB-M2型),患者发病时白细胞计数较高,存在CEBPA双突变,及FLT3低表达,根据NCCN指南患者为高危组,先给予降白细胞,水化、碱化对症治疗后,给予标准剂量的“IA”方案化疗(伊达比星12mg/m2 d1-3+阿糖胞苷 100mg/m2 d1-7),待患者骨髓复苏后复查血常规及外周血细胞形态恢复正常,复查骨髓象未见原始细胞,提示达完全缓解,复查微小残留未见免疫表型异常的残留白血病细胞(见图5)。复查FLT3及CEBPA基因定量未见表达(见图6),评估患者治疗效果达深层次缓解。


5.png

图5 微小残留报告

 

6.png

图6 预后基因检测报告

 

讨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异常是致病基础,也是评估预后分层的重要依据。


7.png


其中FLT3-ITD 突变最常见,可占比30%以上或更多,被视为潜在的引起白血病的原癌基因。FLT3是一种刺激性生长因子受体,主要在正常骨髓CD34+造血干/祖细胞中表达,属于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FLT3突变可影响正常造血细胞功能,当配体与FLT3 的细胞外结构域结合时,FLT3 二聚体化,介导一系列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导致细胞增殖和活化。

 

FLT3-ITD 位于JM 结构域,其发生突变有利于FLT3 二聚体的形成,而发生非配体依赖性磷酸化,破坏正常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导致白血病发生。除此之外,FLT3-ITD 突变还可存在于MDS 和CMML 等多种髓系恶性肿瘤中。

 

根据NCCN指南预后分层,针对野生型NPM1 伴低水平FLT3-ITD 突变,在AML 患者中提示预后中等,针对CEPBA双突变,无其他预后基因表达系预后良好,且大量的研究表明,伴FLT3突变的AML与不伴FLT3突变的AML预后差异明显,前者预后较差。但目前关于CEBPA双突变伴FLT3表达预后没有明确的分类,有学者认为“良性”的CEBPA双突变可抵消“恶性”的FLT3突变,患者的预后不会那么的差。另外,目前大量研究发现,即使按细胞遗传学分类在同一预后层次,预后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同一种疾病,同一种预后分层,预后也可能不同,关于其具体机制及影响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Stirewalt Derek L,Radich Jerald P,The role of FLT3 in ha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J] .Nat. Rev. Cancer, 2003, 3(9): 650-665.

2.Whitman Susan P,Maharry Kati,Radmacher Michael D et al. FLT3 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 associates with adverse outcome and gene- and microRNA-expression signatures in patients 60 years of age or older with primary cytogenetically normal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 Cancer and Leukemia Group B study.[J] .Blood, 2010, 116(18): 3622-3626.

3.Daver Naval,Strati Paolo,Jabbour Elias et al. FLT3 mutations in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nd 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J] .Am. J. Hematol., 2013, 88(1):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