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及肺泡灌洗液查见粪类圆线虫一例
作者:徐倩倩
案例经过
患者,男,65岁,发现肺结节病3月,腹泻
20天入院治疗, 2021年9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为稀便,每日10余次,伴乏力、纳差,胸闷、气短,偶有咳嗽
,痰少,无发热
,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就诊当地医院,给予口服药物止泻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5天前自行停用甲泼尼龙
等治疗药物,现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入院后完善肠镜
检查,结果示“升结肠息肉,全结肠粘膜炎症”。患病以来患者精神一般,胃纳少,睡眠好,大小便不正常,大便次数增多,每日5-6次,严重时10余次。查胸部CT,见“两肺炎症;两肺多发团片状影伴实变”,考虑存在肺部感染,同时患者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大便性状为稀便,呈墨绿色。
粪便及BALF细胞学明确诊断
10月27日,粪便中查见粪类圆线虫成虫,如图一。同日,行支气管灌洗液送检BALF,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支气管灌洗液)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增殖伴坏死,寻找可见类圆线虫、酵母样菌及小簇状细菌,提示:类圆线虫呼吸道感染,请结合临床综合判断。瑞氏染色(400×)涂片
,如图
案例分析
患者免疫力低下,结合患者既往肺结节病病史长期服用激素治疗、腹胀腹泻等症状。在患者粪便及支气管灌洗液中均查见粪类圆线虫,可明确诊断:粪类圆线虫肺部、胃肠道感染。10月27日当天,就加用阿苯达唑进行驱虫治疗,而后给予伊维菌素片
12mg/日驱虫治疗,并将激素减量,同时采用替加环素
、伏立康唑
、阿米卡星
、复方磺胺
甲恶唑片抗感染治疗。11月16日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较前明显好转,粪便正常,予以出院。本案例由于发现和处置较为及时,患者得到了及时准确的诊治。
粪类圆线虫是一种机会性致病的寄生虫,成虫可寄生于猫、犬和人的小肠内,幼虫可侵入肺、脑、肝、肾等组织器官,引起粪类圆线虫病。由于粪类圆线虫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不明显,且这类免疫力低下患者重度感染症状比较复杂,误诊病例常有发生。因此,检验人员的精准识别对于患者是否可以早期彻底治疗,降低粪类圆线虫病的危害尤为重要。
来源: 脑脊液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