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女性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具有挑战性的病例报道

来源:生殖医学杂志 2022.04.16
我要投稿

作者:郭施,江梅珍,肖国宏,李丽娜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MFB)是一种少见的良 性软组织肿瘤,主要发生在女性的外阴、阴道、尿道和 腹股沟区,最常发生在外阴[1]。AMFB通常累及育龄 和绝经早期妇女的外阴阴道区域,有时含有成熟脂肪 组织[2]。据 报 道,AMFB 也 可 发 生 于 宫 颈[3]、阔 韧 带[4]。AMFB并不限于女性,Banias等[5]报道了一个 罕见的 AMFB病例,该病例在一名62岁男性呈腹股 沟疝表现。此外,还有男性阴囊部位 AMFB的病例报 道[6]。了解 AMFB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我们临床医 生和病理学家加深对该病的认识[7]。到目前为止,外 阴 AMFB的病例很少报道,其诊断可能具有挑战性。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例女性左侧外阴 AMFB病例。


病例资料


一名57岁的中国女性,因“发现左侧外阴肿块 8个月”到我院妇科门诊就诊。 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摸到左侧外阴肿 块,肿块质地柔软,无红肿、疼痛或瘙痒等不适。一 开始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左侧前庭大腺囊肿”,建 议住院治 疗。其 宫 颈 薄 层 液 基 细 胞 检 查(TCT)和 人乳头瘤 病 毒(HPV)检 测 结 果 均 为 阴 性。既 往 曾 有一次剖宫产病史和一次人工流产病史。病史中唯 一报告的其他外科手术是 8年前的痔疮切除手术。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工业毒 物或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 稳;心 肺 听诊未及明 显 异 常;腹 部 平 坦 柔 软,无 压 痛 及 反 跳 痛;双下肢无水肿妇科检查:左侧外阴可扪及一大 小约4cm×3cm 的肿块,质地柔软,活动度可,边界 清晰,表面光滑,无压痛,皮温正常。 诊断:左侧外阴肿物性质待查。鉴别诊 断 是 腹 股沟疝。 入院后,患者完成了相关检验检查和术前准备, 排除了手术禁忌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侧外阴 肿物切除术。术中在大阴唇内侧做一个5厘米的纵 向切口,显露出1个形态不规则的暗红色结节,然后 完整剔除了一个椭圆形的3cm×2cm×1cm 结节 (图1A),深达筋膜;检查外阴创面无渗血,分层缝合 外阴切口(图1B)。剖视手术标本:均质肌性组织。


webwxgetmsgimg (2).jpg


11.jpg

 

术后病理回报:(左侧外阴肿物)AMFB;免疫组织化学 染 色 结 果:CD34和 CD31(血 管+),雌 激 素 受体 (ER)、孕 激 素 受 体 (PR)和 Desmin(+ ), D2-40、平滑肌肌动 蛋 白(SMA)和 S-100(-),增 殖 指数(Ki-67)(+)约1%(图2)。患者行左侧外阴肿物切除术后定期随访,身体 状况良好,外阴肿物未复发和恶变。


讨  论


研究表明,中 年 女 性 外 阴 AMFB 极 为 罕 见[8]。 外阴 AMFB是一种罕见的盆腔区域良性间质肿瘤, 临床症状表现为无痛性外阴肿块,呈进行性缓慢增 大,界限清楚,目前临床诊疗上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 进行治疗,术后预后良好,较少出现恶变[9-10]。 外阴 AMFB的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均缺乏特 异性,术前明确诊断困难,需与前庭大腺囊肿、腹股 沟疝、浅表性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纤维上皮性 息肉、侵 袭 性 血 管 粘 液 瘤 等 相 鉴 别。 鉴 别 诊 断: (1)前庭大腺囊肿:多见于育龄期女性,病原体侵犯 前庭大腺腺管,多有红、肿、热、痛感,常反复发作[11]。 (2)腹股沟疝:多见于男性的右侧,表现为腹股沟区 突出 的 肿 块,超 声、MRI、CT 检 查 可 协 助 诊 断[12]。 (3)浅表性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人 的阴道、阴道穹隆、宫颈,少数发生于外阴,组织学上 是梭状或星状间充质细胞,在上皮下基质层,与被覆 上皮之间有一层基质隔离带[13]。(4)纤维上皮性息 肉:多见于年轻女性,组织学上是结蛋白阳性的间质 细胞,多核巨细胞多见[14]。(5)侵袭性血管粘液瘤: 多发生在育龄期女性的会阴和盆腔区域,局部浸润 和复发的风险较高,组织上是星状和纺锤形肿瘤细 胞,细胞位于粘液样基质中,可见大小不一的分散的 血管[15]。外阴 AMFB 往 往 需 要 根 据 术 后 病 理 HE 染 色 结 果 和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结 果 才 能 明 确 诊 断。 Wolf等[16]报道,外阴 AMFB在超声图 像 上 表 现 为 实性囊性肿块,超声在生殖器 AMFB的成像和诊断 中起着重要作用。 外阴 AMFB的组织病理是丰富的薄壁血管,几 乎所有细胞对结蛋白和波形蛋白都有免疫反应性, 其中有 ER 或 PR,细胞角蛋白染色呈阴性[17];孕妇 也可发生外阴 AMFB,该 外 阴 AMFB 的 ER 和 PR 呈阴性[18]。外阴 AMFB可形成巨大的有蒂息肉样 肿块,从 大 阴 唇 垂 下,可 长 约 14cm[19]。Upreti 等[20]研究显示,一 名49岁女性发生外阴脂肪瘤性 AMFB,表明外阴 AMFB可发生脂肪瘤样改变。在 组织学上,外阴 AMFB 通 常 具 有 丰 富 的 血 管,中 等 的、均匀增殖的纺锤形或星状细胞在上皮正下方以 筛状模式生长,该类细胞的细胞质稀少,呈卵圆形或 波浪状,特征性地聚集在肿瘤的众多薄壁中小血管 周围[21]。Magro等[22]对10例 外 阴 AMFB 的 组 织 学/免疫组织化学检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免疫组织化 学染色中 Desmin在75%~100%的 AMFB病例中 呈阳性,ER和PR在80%~100%的 AMFB病例中 呈阳性,CD34在50%~85%的 AMFB病例中呈阳 性,SMA 在 0~45% 的 AMFB 病 例 中 呈 阳 性。 Flucke等[23]报道,在生殖器间质肿瘤的遗传学上, 外阴 AMFB 患 者 有 RB1/13q14 的 单 等 位 基 因 缺 失,外 阴 AMFB 患 者 中 RB1 免 疫 表 达 阴 性。 AMFB患者有FOXO1的单等位基 因 缺 失,荧 光 原 位杂交分析显示,是与13q14区域缺失相关的染色 体异常[24]。 综上所述,我们报道了一例广州女性左侧外阴 AMFB,这是一种良性 生殖器间质肿瘤。 由 于 AMFB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均缺乏特异性,类似 于前庭大腺囊肿或腹股沟疝,鉴别困难。本病例报 告对 AMFB的临床诊治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略。

 

来源:郭施,江梅珍,肖国宏,李丽娜.一例女性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具有挑战性的病例报道[J].生殖医学杂志,2022,31(03):38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