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型单纯性汗腺棘皮瘤 1 例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2.05.15
我要投稿

作者:杜明,方重阳,王文氢,赵璐等.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6 岁,左侧腰部紫红色斑块 10 年。10 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侧腰部出现紫红色斑片,不 伴有疼痛、瘙痒等明显不适,未行诊治,近年来无明 显诱因原皮损逐渐增大,表面轻微凸起呈斑块状,伴 有少许鳞屑,无渗出、破溃。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 5 年、Ⅱ型糖尿病史 6 年,无类似疾病家族史。体检: 心肺腹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 左侧腰部可见一边 界清楚、边缘不规则的紫红色斑块,大小约 20 cm × 14 cm,表面不规则凸起呈颗粒状,细小片状鳞屑散 在附着于皮损表面,无破溃。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尿、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十五导联心 电图、胸部正侧位 X 线片、腹部彩超等均未见明显 异常。皮损组织病理示: 皮损边缘隆起部位取材 ( 图 1) ,表皮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增生,表皮内立 方形肿瘤细胞紧密排列,细胞核均匀一致,肿瘤细胞 大小形态均匀一致,肿瘤内出现管状结构,管腔内局 部存在嗜酸性分泌物,无细胞异型性或有丝分裂。 真皮浅层少许炎性细胞浸润( 图 2 ~ 3) 。诊断: 单纯 性汗腺棘皮瘤。治疗: 患者因有糖尿病、高血压病 史,暂拒绝进一步手术治疗。半年后复查,皮损较前 无明显增大,偶有轻微瘙痒,无破溃、出血。 2 讨论 单纯性汗腺棘皮瘤 ( hidroacanthoma simplex, HAS) 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小汗腺肿瘤,起源于汗管顶 端,又称为表皮内小汗腺汗孔瘤。本病于 1956 年由 Coburn 和 Smith 进行初次报道[1],最常见于老年人, 男女发病无差异,皮损常发生在躯干或四肢,大体外 观特征为扁平或略微隆起,呈不规则、大小不一的疣 状棕色斑块。临床上诊断困难,需与基底细胞癌、克隆型 鲍 恩 病、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等鉴别,但 因 HAS 的病理表现有一定特点,可以与其他皮肤肿瘤 区分[2]。HAS 细胞排列不成栅栏状,并且细胞无收 缩间隙,但可见到导管分化,这一特点可与基底细胞 癌相鉴别; 克隆型鲍恩病损害虽然也形成上皮内巢 状改变,但表皮全层可见排列杂乱无序的细胞,同时 伴有细胞角化不良及异型性,表皮内无导管分化,这 可区别于 HAS; 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大多可见到黑 素颗粒及角囊肿,未见导管分化,且 PAS 染色阴性, 这一特点可区别于 HAS。然而,HAS 在显微镜下未 见明显导管分化,对于鉴别两者则存在一定困难。 有报道发现基糖聚膜蛋白( lumican) 染色可有效鉴 别 HAS 与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其在前者中呈弥漫 性表达,而在后者中较少表达[3]。也有报道[4],免 疫染色 GATA3 也可用于鉴别两者。因本例患者的 皮损病理检查可见到典型的结构如: 衬以嗜酸性小 皮缘的汗腺导管腔及腔内嗜酸性分泌物等,诊断明 确,故未加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随着皮肤镜学的 发展,近年来也有学者指出 HAS 与鲍恩病、脂溢性 角化病可通过皮肤镜来鉴别,比如,Shiiya 等[5]发现 细黑点/球和环状排列细鳞片以及无肾小球状血管 这三个特征有助于把 HAS 与后两者区分开。

 

HAS 皮损大小不一,既往报道最大者为 8 cm × 9 cm[2,6],本例大小约为 20 cm × 14 cm,远大于既往 报道最大皮损面积,故称本例为巨大型 HAS。本病 病程多为良性,但亦有恶变的报道[7-8],其中日本学 者曾报道 70 例 HAS 患者中就有 7 例( 10% ) 转变为 恶性。而真实的恶变率应高于此数据,因有些患者 初次就诊便为恶性[9-10],所以更应该引起临床医师 的重视。如果 HAS 皮损无明显诱因出现出血、破 溃、瘙痒、疼痛等症状或短期内皮损面积突然增大, 尤其是在长期慢性病程的基础上近期出现上述情 况,应高度怀疑恶变可能,尽早手术治疗[2]。


1652608438843235.jpg

 

2 讨论

 

纤维毛囊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良性错构瘤,皮 损可单发或多发。多发性表现为好发于面颈部、头 皮、躯干上部直径 2 ~ 4 mm 的黄白色或白色圆顶状 坚实丘疹[1]。单发性纤维毛囊瘤多发生于老年人 面部,皮损表现为丘疹或结节[2]。 组织病理学改变具有特征性,表现为毛囊漏斗 部扩大并充以角质性碎屑或毛干,漏斗部周围结缔 组织局限性增殖,包含纤细的胶原和大量的透明质 酸酶,无弹性纤维。由 2 ~ 4 层细胞构成的上皮细胞 条索从漏斗部伸出,相互吻合或再与漏斗部和皮脂 腺的生发层相连,形成类似脚手架样外观[3]。 通过组织病理学可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毛囊周 围纤维瘤: 损害由细胞性纤维组织组成,同心圆排 列,在正常毛囊周围形成“洋葱皮样皮肤”。②汗管 瘤: 末端汗管、真皮汗腺导管的肿瘤,由相互连接的 汗腺条索和导管及周围的纤维间隔组成。③多发性 毛盘瘤: 肿瘤由梭形细胞、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瘤体 内由厚壁及薄壁血管增生。现在认为纤维毛囊瘤和 毛盘瘤是表现不同的同一疾病,与切片切面、解剖学 位置和病变所处时期有关。 多发性纤维毛囊瘤可并发浅表脂肪瘤样痣[4]、 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结缔组织痣、Birt-Hogg-Dubé 综合 征 ( Birt-Hogg-Dubé syndrome,BHD) [5]。BHD 表现为纤维毛囊瘤、毛盘瘤和软纤维瘤的皮肤肿瘤 三联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与抑癌基因 folliculin( FLCN) 突变有关,有并发肾脏肿瘤、肺囊 肿和自发性气胸的风险[6]。本例患者未治疗,需建 议其全身体检并随访。

 

参考文献略。

 

来源:杜明,方重阳,王文氢,赵璐,徐有谋,高顺强.巨大型单纯性汗腺棘皮瘤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2,36(05):580-58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