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白塞病合并主动脉右冠窦瘤-室间隔夹层1例
作者:路秋晨,黄鹤,卢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患者男,52 岁,因胸闷、声嘶伴咽痛20 d来院就诊。自述近2年反复口腔及生殖器溃疡。体格检查:右眼角膜可见“角膜翳”;颜面部、背部痤疮样皮疹,部分色素沉着;左小腿内侧出现大小约5.0 cm×3.0 cm红斑,逐渐变为水疱,疱皮薄、疱液清亮;主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
示:窦性心律。
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示:左心增大。室间隔基底部至主动脉右冠窦间形成一大小约4.0 cm×2.8 cm的风袋状囊腔,结构松散,嚢壁动度大,形态不规则,囊腔样结构与主动脉间可见来回血流交通(图1)。主动脉右冠瓣冗长、脱垂。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轻度),左室射血分数46%(图2)。胸部CTA 增强检查:主动脉根部扩张,以冠状窦部扩张为主(图3)。
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右侧股总动脉管壁增厚,以外膜层较明显。B型钠利尿肽3978 ng/L,心肌肌钙蛋白15.0 ng/L,血沉73.0 mm/h,C 反应蛋白76.90 mg/L,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类风湿因子
(-)。综合考虑:白塞病合并主动脉右冠窦瘤-室间隔夹层。给予激素加环磷酰胺
治疗,患者症状较前减轻,间断发作胸闷、气紧,溃疡亦有反复。
讨论
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可累及多种器官,心脏受累的发生率为6%。主动脉右冠窦瘤-室间隔夹层是白塞病的一种罕见并发症,病程常逐渐加重且预后不佳。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及随访室间隔夹层的首选方法,有助于寻找引起夹层病因,其可准确评估夹层发生部位、大小、形态,以及累及心腔及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破口位置及有无继发破口。
TTE探查本病时应重点观察主动脉窦的异常变化、室间隔夹层与主动脉窦瘤之间的关系。本病常可于室间隔基底段或基底至中间段形成无回声囊腔,该囊腔在舒张期扩大、收缩期缩小,并与主动脉窦之间血流相交通,频谱多普勒示夹层瘤破口处双期双向频谱;若心腔内合并血栓,亦为白塞病累及心脏的特征之一。本病例超声图像典型,无冠状动脉增粗、无主动脉瓣赘生物及毁损、无心肌梗死等改变,但有反复发作口腔及生殖器溃疡的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不难诊断。
来源:路秋晨,黄鹤,卢强.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白塞病合并主动脉右冠窦瘤-室间隔夹层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1,23(0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