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手术治疗骶骨巨大脊索瘤1例

来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04.17
我要投稿

作者:陈晓,杨泽城,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邱玉金,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1.病例资料

 

72岁男性,因左侧臀部肿物渐进性增大伴双侧大腿疼痛8年入院。病人排便前伴肛门下坠不适,便意频繁,伴里急后重及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变细,多为不成形稀便,小便正常。

 

入院体格检查:左侧臀部上方、骶尾部近骶髂关节投影处可扪及半球形质硬肿物,隆起高度约为5 cm,活动度差,轻压痛;双下肢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会阴部皮肤浅感觉、肛门反射减弱;胸膝位肛门检查显示,肛门括约肌张力正常,进指顺利;直肠指诊示进指约2 cm处直肠前壁可扪及一大小约4cm×3.5 cm带蒂质软肿物,活动度尚可,占据肠腔大部,退指指套染暗红色血迹。

 

骶尾部CT示骶尾部一巨大肿块影,S1和S2交界以下骨质肿瘤性破坏,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伴不规则硬化边缘,膀胱、直肠受压向前移位(图1A~C)。MRI增强示:盆腔后部及臀部见大小约15.1 cm×12.6 cm×12.1 cm、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巨大肿块;DWI明显增浓,终丝神经受包绕,与骶丛神经分界不清,左侧为著(图1D、1E)。穿刺活检病理检测确诊为骶骨脊索瘤(图1F)。

 

经多学科会诊讨论后,先于导管室采用PTA前囊扩张导管置入双侧髂内动脉(图1G),抽空球囊,固定导管,后转入手术室;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取腰骶部Y型切口,探查见肿瘤包绕骶骨,部分瘤体位于L5椎板下缘,外形不规则,包膜较完整,质地较韧,活动度差,骶骨绝大部分、双侧骶髂关节、髂嵴后内侧骨质被肿瘤侵蚀,仅余少量骨质,S1以下神经根及硬膜囊被瘤体侵蚀包绕,破坏严重;部分瘤体位于骶骨前方,压迫肠道。

 

从肿瘤组织中仔细分离出S1~2双侧神经根并予以保护后,将肿瘤、肿瘤周围部分正常的软组织及破坏的骨质给完整切除,将硬膜囊自S2以下切断,近端双层结扎(图1H)。术中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采用多次分时阻断法,每次阻断时间30 min,间歇5min。术中出血2 100 ml,瘤体整块完整切除(图1I)。术后病理诊断为软骨样脊索瘤(图1J)。因仅保留双侧S2神经,术后出现排尿功能、排便功能部分减弱,但未影响日常生活。术后脊柱结构稳定,愈合良好,顺利出院。术后4个月复查MRI未见肿瘤复发(图1K、1L)。

 QQ图片20220413171256.png

图1 骶骨巨大脊索瘤复合手术治疗前后影像表现、术中观察及术后病理表现。A. 术前骶尾部CT矢状位显示骶尾部一巨大肿块影,膀胱直肠受压向前移位;B. 术前骶尾部CT轴位显示肿块内密度不均,伴不规则硬化边;C. 术前骶尾部CT三维重建显示S1和S2交界以下骶骨骨质破坏明显;D. 术前骶尾部MRI增强矢状位显示骶尾骨区巨大占位,侵犯骶尾椎;E. 术前骶尾部MRI增强轴位显示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终丝神经受包绕,与骶丛神经分界不清;F. 穿刺活检术病理检查(HE染色,×400);G.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入术后造影;H. 术中完整保留的双侧S2神经;I. 术后肉眼观察肿瘤标本,灰白灰红肿物一块,体积18 cm×12 cm×10 cm,被覆包膜;J.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细胞排列稀疏,体积较大,胞浆内有大量空泡(HE染色,×400);K. 术后骨盆X线检查正位像;L. 术后4个月复查MRI增强未见肿瘤复发。

 

2.讨论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有局部侵袭性的低度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起源于胚胎残余脊索组织,多发于脊柱中轴骨,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1%~4%。脊索瘤多见于骶骨(40%~50%)、颅底(35%~40%)和椎体(15%~20%)。骶骨脊索瘤多见于50~70岁病人,以男性为主。由于骶骨脊索瘤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所以确诊时通常肿瘤较大。

 

CT和MRI有助于诊断,但确断依赖于病理检查,因此,穿刺活检术是肿瘤切除前首选的诊断方法。由于骶骨脊索瘤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差,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彻底切除肿瘤。由于骶前筋膜的限制,肿瘤很少侵犯直肠或泌尿生殖器官,在尽量彻底切除骶骨脊索瘤的情况下,要想保留大小便功能,就要尽可能多地保留骶神经,至少保留至双侧骶1、骶2及一侧骶3神经根,术后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以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肛门直肠和膀胱功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本文病例骶骨脊索瘤巨大,伴有直肠管状腺瘤,肿瘤侵蚀至S2整个椎体,因S3神经被肿瘤完全侵蚀,术中仅保留至双侧S2神经,术后大小便功能部分减退,但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且骨盆环完整未行内固定,二期行内镜下直肠腺瘤切除术,术后效果良好。

 

总之,骶骨脊索瘤起病缓慢,早期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从而延误治疗。彻底切除脊索瘤可减少复发,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入分时阻断可以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术后康复。本文病例肿瘤侵蚀破坏S3神经,术中仅保留至双侧S2神经,术后大小便功能部分减退但未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这提示保留至双侧S2神经,可先观察术后大小便功能,无需一期造瘘。但仍建议保留至双侧S2神经及一侧S3神经,以便更好地保留大小便功能。

 

来源:陈晓,杨泽城,邱玉金.复合手术治疗骶骨巨大脊索瘤1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2,27(03):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