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消化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中纵隔气肿和气腹1例
作者:于凯华,鞠衍馨,刘志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麻醉科
患者女,52岁,体质量51 kg。因胃镜检查发现“食道黏膜下隆起,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于2021年11月16日入住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经消化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STER)术。
麻醉前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正常,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无手术史及特殊病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患者入手术室后行心电监护,测血压151/81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79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98%。开放外周静脉通路,输注乳酸林格氏液,常规给氧去氮3 min,以依托咪酯
15 mg、顺阿曲库铵
10 mg、芬太尼0.2 mg诱导,3 min后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
,潮气量7 ml/kg。术中靶控丙泊酚
和瑞芬太尼
全凭静脉维持麻醉。
患者左侧卧位,内窥镜顺利进入食管。术中维持血压130/80 mmHg左右,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40 mmHg)和气道压[<20 cmH2O(1cmH2O=0.098 kPa)]在正常范围。手术进行30 min后,麻醉机报警显示气道压升至40 cmH2O,PetCO2升高至55mmHg,实际潮气量减小,达不到预设值。改手控呼吸,气道阻力大,通气困难。立即通知内镜医生停止操作,持续手控纯氧通气,手控通气实际达到潮气量100 ml左右,2 min后PetCO2升高至80 mmHg。此时患者血压108/65 mmHg,心率130次/min,SpO292%。气道压持续升高至45 cmH2O,继续手控呼吸3 min后,仍通气困难,此时患者血压176/100mmHg,心率118次/min,SpO2下降至80%。
听诊双肺呼吸音遥远,同时发现患者腹部明显隆起,张力大。可视喉镜检查气管导管位置无改变,继续手动控制呼吸,气道压力大,SpO2降至70%。此时,内镜医生诉手术过程发生食管黏膜破损,遂用20 G针头行右上腹穿刺,大量气体从针孔排出。1 min后,SpO2开始呈上升趋势,急查血气,p H 7.201,PCO275.5 mmHg,碱剩余(BE)-0.75。听诊双肺呼吸音较前清晰,腹部松弛。继续手控呼吸,持续在右上腹用穿刺针排气,待SpO2升至94%,改机械通气,重新置入内窥镜继续手术操作。从停止手术操作到重新开始手术历时10 min。内窥镜下可见食管建立黏膜下隧道处有微小破损,手术结束前用钛夹封闭裂口。
手术结束后患者平卧位,手控通气,自右上腹穿刺针孔持续排出气体,约5 min后无气体排出,拔出穿刺针。患者腹部松软,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改机械通气,SpO2保持在98%以上,气道阻力恢复正常。复查血气,pH 7.36,PaCO250 mmHg,BE-0.22。停药后15 min患者苏醒,符合拔除气管导管指征,拔出气管导管后诉其胸口疼痛,无喘憋,咳嗽有力,呼吸稍困难。观察患者20 min后,无特殊情况,将其送回病房。术后24 h随访,患者颈部轻微皮下气肿,无呼吸困难
,CT检查
双肺无明显异常。手术后4 d出院。
讨论
消化内镜已经进入微创时代,STER是对源于固有肌层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进行切除,既能完整切除肿瘤,又保持了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STER术常见的并发症是在建立黏膜下隧道过程中出现黏膜损伤,造成皮下气肿、气腹及气胸等。
纵隔气肿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体进入纵隔内,包绕纵隔内脏器,引起皮下肿胀的一种疾病。其病因明确,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纵隔内气体积聚所导致。医源性纵隔气肿的常见原因为各种检查及治疗措施导致的气管、食管、肺泡破裂,引起纵隔气肿。
常见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颈部皮下气肿、烦躁甚至昏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严重并发症为纵隔炎、气胸、脓胸。本例患者早期血压下降估计与纵隔气肿导致心脏受压有关,随后PaCO2升高刺激机体化学感受器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纵隔气肿及气腹导致膈肌上移,使得肺部受到挤压,舒张功能受限,呼吸音遥远,甚至听不清。后期肺舒张功能严重受限,导致通气受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从而使SpO2迅速下降。
本例患者手术过程中,当发生气道压力升高,PetCO2升高、SpO2降低,继而血流动力学改变时,首先考虑到气管位置不当,进行双肺听诊,胸腹部视诊。CO2通过破损口进入纵隔,引起纵隔气肿,继而引起气腹,皮下气肿。在消化内镜全麻手术时,发现呼吸异常应立即停止手术操作,和内镜医生及时沟通和快速查体,尽早找到原因。在明确了气管导管位置正常后,保证呼吸通畅,然后解决其他可能导致异常的原因。本例患者通过在上腹部快速插入穿刺针进行排气,膈肌下移,解除了对肺部的挤压,气道阻力下降,SpO2逐渐恢复正常。
在以CO2为介质的内镜手术中,术中持续高气道压并发纵隔气肿已有报道,对于此类手术,术前麻醉科和消化科应当共同评估特殊或危重病例,明确手术方式及可能存在的风险。麻醉首选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要固定牢靠。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要密切关注手术步骤,术中认真监测气腹压力、气道压力、心率、血压和PetCO2等参数的变化,必要时行有创动脉监测,及时查血气。时刻警惕发生纵隔气肿、气胸和气腹的可能性,术中勤听双肺呼吸音并与术前对比,及时和消化医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来源:于凯华,鞠衍馨,刘志武.经消化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中纵隔气肿和气腹1例[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20):2398-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