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混合型神经内分泌癌1例

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09.26
我要投稿

作者:丁东晓,张云强,应俊杰,石珂,王立,尚文军,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

 

患者女,62岁。进食哽咽感2个月余就诊,行食管CT检查CT平扫可见食管中上段管壁明显不均匀性增厚,部分呈乳头状、结节状向腔内突起软组织影,致管腔局限性狭窄(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食管局部瘤体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图2),拟诊:食管癌

 1 2.png

图1CT平扫可见食管中上段管腔局限性狭窄,管壁不规则样增厚;图2CT强化扫描可见食管癌的瘤体有轻度的强化,密度不均匀

 

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疑食管癌?HP+++。胃镜活检病理报告:(食管)低分化癌,建议免疫组化分型,(胃窦)黏膜慢性中度炎(活动性+)(图3)。后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病理肉眼观:肿瘤大小3.5cm×3.0cm,呈隆起型。

 3.png

图3HE染色可见食管组织内有异型性细胞

 

切除标本显示腺瘤组织位于病灶表面,神经内分泌瘤位于病灶深层最远端,免疫组化显示:TTF-1(-),CK7(部分+),CK20(-),CEA(部分+),CDX-2(+),P63(-),P40(-),CK5/6(部分+),CKpan(+),Ki67(60%+),P16(弥漫+),PAX-8(-),GATA3(-),Glypican-3(-),Hepatocyte(-),CgA(+),CD56(+),Syn(+)(图4)。诊断:食管混合型神经内分泌癌。

 4.png

图4免疫组化CK7表现为部分(+)

 

讨论

 

食管混合型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临床上相对少见,文献描述也相对较少。组织病理学神经内分泌癌表现为大细胞或小细胞特征,MANEC同时具有腺体形成上皮区和神经内分泌癌。食管神经内分泌癌具有高度侵袭性,通常预后不良,大多数食管神经内分泌癌伴有腺癌成分。

 

MANEC被定义为具有神经内分泌癌成分和腺癌成分,各占肿瘤的至少30%。食管MANEC也与Barrett食管区域的腺癌有关。由于在本病例中,腺癌成分约占肿瘤的30%,故被诊断为混合型神经内分泌癌。食管神经内分泌癌通常在晚期被诊断,导致总体预后不良。此外,当病变表面覆盖上皮癌组织时,很难从活检标本中做出准确的诊断。

 

本例患者肿瘤的近端隆起部分为腺癌,活检标本取自该部分,导致初步诊断为食管腺癌。因此,本例患者行治愈性食管癌切除术。手术切除标本显示腺癌组织位于病灶表面,神经内分泌癌位于病灶深层最远端。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神经内分泌癌是阳性的内分泌标志物,如嗜铬粒蛋白a,突触素和CD56。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本例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癌部分中细胞角蛋白7阳性,提示该部分保持上皮特征,可能来源于腺癌。

 

食管癌的CT平扫或MRI平扫可见食管壁外周环形或不规则样增厚,对应平面可见变窄的管腔及卵圆形或圆形肿块,偶尔可见表面龛影,食管周脂肪层模糊、消失则为提示食管癌外侵,CT还可发现纵隔、肺门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增强CT可见食管癌的瘤体有轻度的强化,较大的瘤体强化表现为不均匀,常并有低密度坏死灶,小的瘤体均匀强化,其影像学表现并无特征性的表现,本例显示食管中上段管壁明显不均匀性增厚,部分呈乳头状、结节状向腔内突起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所以当发现食管肿瘤时,尽管影像学无明显特征性,但仍应后续结合食管癌病理类型进行回访,以期为该类型食管癌提供一定的影像学支持。

 

来源:.食管混合型神经内分泌癌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05):74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