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报道

来源:生殖医学杂志 2023.12.03
我要投稿

作者:王晓宁,张昌军,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湖北省生殖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十堰,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医药研究院,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湖北省胚胎干细胞研究重点实验室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常见并发症,主要特点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转移至第三腔隙,进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恶心、腹胀、胸闷等)。目前OHSS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组胺、前列腺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炎性介质)等有关。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取卵后,发生OHSS的患者如没有行胚胎移植的情况下,症状通常在7~10d内消失[1];如胚胎移植后成功受孕,OHSS通常持续到妊娠10周,但很少超过妊娠12周[2-3]。高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是OHSS特征性的生物学特点,有研究报道高水平的E2以及妊娠状态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因此可以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4]。关于OHSS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何为因果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现将本中心1例取卵术后发生顽固性重度OHS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症状持续到孕16周且成功分娩的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一、病例资料


患者,女,32岁,因“同居2年,人工流产后未避孕未孕1年”于2021年9月就诊我院。2019年开始与配偶同居,2020年孕42d因“服用感冒药”行人工流产,此后夫妇性生活正常,未避孕一直未孕。


2021年监测排卵2个月示卵泡发育不良。2021年8月我院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示:右侧输卵管通而极不畅,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盆腔粘连。2021年9月我中心宫腔镜检查示:正常宫腔形态。同月我中心查甲状腺功能提示促甲状腺素(TSH)2.16μIU/ml。诊断:继发性不孕症、输卵管通而不畅、盆腔粘连、排卵障碍。于2021年9月就诊于本院生殖中心行IVF-ET助孕。


给予卵泡期深长降调节方案促排卵:从2021年9月30日(月经第3天)开始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达必佳,辉凌制药,德国)3.75mg行垂体降调节,11月4日加用注射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果纳芬,默克雪兰诺,瑞士)150U启动剂量行促排卵。促排卵期间行B超检查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根据卵泡发育情况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调整促性腺激素(Gn)用量。11月17日B超监测显示有5个直径>18mm的卵泡,14个直径>14mm的卵泡;E2769.39pmol/L,黄体生成素(LH)0.72U/L,孕酮(P)3.02nmol/L。遂停用Gn,注射重组人绒促性素艾泽,默克雪兰诺,瑞士)250μ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珠海丽珠)2 000U扳机,36h后于2021年11月19日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取卵术。获得10枚卵子,行IVF受精,11月24日移植2枚囊胚,剩余4枚囊胚冷冻保存。


11月29日(胚胎移植后第5天)患者自觉腹胀伴恶心、尿少,前来复诊,彩超检查提示:右侧卵巢体积约10cm×9cm×9cm,左侧卵巢体积约10cm×9cm×8cm;腹腔积液,肝周液宽3.2cm,脾周液宽2.9cm,右下腹液深3.3cm,左下腹液深3.4cm,盆腔液深4.4cm;胸腔积液,左、右侧胸腔分别2.1cm和0.9cm积液。急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1.08×109/L,红细胞比容(Hct)49.4%,D-二聚体1.61mg/L。诊断:重度OHSS。门诊以“胚胎移植术后、重度OHSS”收入院,给予补液、抗凝、纠正低白蛋白血症等对症治疗。12月16日患者症状仍未好转,伴上腹部明显胀气、畏寒等不适。查甲状腺功能示游离三甲状腺原氨酸(FT3)2.65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0.98pmol/L,TSH 14.64μIU/ml,考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L-T4,优甲乐,默克雪兰诺,瑞士)25μg/d。12月22日复查甲状腺功能示FT3 2.50pmol/L、FT4 0.90pmol/L、TSH 13.65μIU/ml,优甲乐加量至50μg/d。12月26日后加量至100μg/d。2022年1月3日复查甲状腺功能示FT3 4.85pmol/L、FT4 13.20pmol/L、TSH 9.29μIU/ml,优甲乐加量至125μg/d。治疗过程中共进行6次腹腔穿刺减压术,共穿刺腹水12 740ml。2022年1月16日,患者腹胀程度减轻、无活动后气促等不适,出院返乡。患者住院期间各项生命体征及检测项目监测结果变化如图1~5。


孕11周复查彩超示:腹腔中量积液、胸腔少量积液,早孕,双活胎,胎儿颈后透明层(NT)均正常。


孕13+1周复查彩超示:腹腔少量积液,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双活胎。孕16周复查彩超示:孕中期、双活胎,腹腔、胸腔未见明显积液。孕期每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优甲乐用量,至分娩前优甲乐维持用量25μg/d。2022年7月27日孕37+3周剖宫产分娩2男婴,身高均为45cm,体重分别为2.3kg和2.35kg,母婴平安。


二、讨论


OHSS作为ART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5]。严重的OHSS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血栓栓塞和/或腹腔室综合征等罕见临床表现[6-8]。按照OHSS发生时间早晚分为早发型OHSS和晚发型OHSS。晚发型OHSS通常为注射HCG后12~17d开始出现症状,且症状通常更严重,可能需要住院治疗[9]。合并妊娠的晚发型OHSS由于胎盘产生内源性HCG,常常临床表现更重[9],但大多数合并妊娠的晚发型OHSS病程通常不超过妊娠前3个月[2-3]。既往有研究报道,在妊娠中晚期发生迟发型OHSS的病例可能与多胎妊娠、胎儿21-三体等有关,因为多胎妊娠和胎儿21-三体都可能产生更高的内源性HCG[10-12]。本例患者双胎妊娠,病程起始于HCG扳机后12d,并持续至妊娠16周,是一个病程较长的OHSS病例。该病例特点:病程长(起病至腹水完全消退历时87d),持续尿量少(24h尿量低于500ml持续时间约1个月),腹腔穿刺减压后症状缓解不明显,OHSS病程中发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该患者在助孕前甲状腺功能正常,在OHSS发生后近1个月发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给予优甲乐治疗直至分娩)。


甲状腺激素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很重要。据文献报道,约4%的妊娠女性会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约0.5%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约3.5%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3]。HCG是妊娠期胎盘产生的一种激素,HCGα亚单位和TSH相似,具有微弱的促甲状腺作用,会增加甲状腺激素的产生,进而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TSH释放[14-15]。此外,生理状态下,妊娠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刺激肝脏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合成增加,导致FT4大量被结合,进而刺激甲状腺释放甲状腺素(T4)。妊娠女性尿碘排泄增加,缺碘导致甲状腺素合成不足,也可能导致TSH升高。因此,在妊娠早期,当HCG水平较高时血清TSH水平比非妊娠期女性低,血清TSH水平通常在妊娠12周后略有上升,主要是由于血清HCG水平相对下降所致[16]。


本例患者在妊娠早期出现了TSH升高,且妊娠前及妊娠时甲状腺抗体都是正常的,为了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母儿的影响,给予口服优甲乐治疗。该患者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原因可能与促排卵或OHSS有关[4]。Poppe等[4]关于发生与未发生OHSS女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的研究中提到,控制性促排卵(COH)对甲状腺功能有重要影响。COH后血清TSH水平都会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但当没有潜在甲状腺疾病时,COH后合并OHSS不会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来说,即使COH之前TSH水平正常,仍然可能在发生OHSS后出现异常TSH升高,此时需要相应调整优甲乐使用剂量[17]。Bachmakova等[18]关于甲状腺功能是否与OHSS发生有关的研究证实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2014年Skw-eres等[19]报道了1例妊娠前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IVF-ET妊娠后发生OHSS的患者,文中提到COH、OHSS都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及时补充优甲乐。既往关于自发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sOHSS)的病例报道中提到,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促性腺激素释放过多导致sOHSS的发生,但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病情好转[20]。因此猜测本病例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于OHSS可能造成“雪上加霜”的影响。由于本病例在OHSS发病早期未行甲状腺功能检测,故甲状腺功能减退与OHSS何为因果尚不明确。

本例患者在剖宫产手术时意外发现盆腔粘连、膀胱粘连。众所周知,OHSS患者往往表现为尿少,尿量减少与肾前灌注不足、低蛋白血症等相关。本例患者24h尿量低于500ml时间持续1个月,除了与OHSS本身所致的尿量减少以外,可能与腹腔粘连、膀胱粘连等影响腹水回吸收有关,这些共同作用导致腹腔压力大、膀胱容量受限,最终表现为腹水回吸收慢,病程长。


目前,对于IVF-ET助孕前甲状腺功能正常,妊娠后发生OHS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例国内外鲜有报道。因此,OHSS并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警惕,对于孕前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在发生OHSS后或者妊娠早期应关注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诊断干预,降低对母婴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来源:王晓宁,江兴,张昌军.顽固性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报道[J].生殖医学杂志,2023,32(11):1726-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