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吗啡酮PCA控制痛风伴多脏器损伤的急性期重度疼痛
作者:李 缙,王 箩,邱 宾,胡海丹,张志春,海南省肿瘤医院
1. 一般资料
病例:男性,65 岁,因“反复四肢关节肿痛15 年余,加重2 周”入院。15 年前开始出现四肢关节肿痛,以掌指、肘、膝、踝、跖趾指关节为主,反复加重伴活动受限。发作时口服布洛芬症状可缓解。1 年前再次发作,伴夜尿增多,4~5 次/夜,解泡沫尿,遂至当地医院就诊。
泌尿系彩超示:左肾痛风结石,右肾慢性肾衰右肾小囊肿;肌酐392.1 μmol/L,尿酸700.4 μmol/L,尿素17.5 mmol/L,尿蛋白(+),潜血(++++)。入院后给予口服甲泼尼龙(4 mg,每日1 次)抗炎、护胃、镇痛、护肾、降尿酸等对症治疗,疼痛缓解、肌酐下降至250 μmol/L 后出院。院外间断口服甲泼尼龙、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抑酸药,规律服用非布司他(每日10 mg)。2 周前关节肿痛再次加重,疼痛剧烈,严重干扰睡眠,进食及服药后恶心呕吐胃内食物,浑身乏力。2021-02-24收入我院肾内科治疗,因病人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且疼痛不能控制,遂请疼痛科会诊。
2. 入院查体
神志清楚,自主体位,精神萎靡,痛苦面容。四肢关节可见散在不规则痛风石隆起,略红肿,局部皮温高,触痛(+),最大者位于左侧踝关节处,质地硬,活动度差,直径约2 cm,表面无破溃,痛风石沉着处关节活动相对受限。
3. 疼痛评估
病人四肢多关节持续性灼烧、刺痛感,阵发性加剧,严重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NRS 评分7~8 分。考虑为痛风急性发作期重度疼痛。病人慢性肾衰竭CKD4 期合并消化道溃疡,疼痛控制不佳且原有镇痛方案不耐受。
4. 临床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衰竭期)CKD4 期;痛风性肾病;中重度疼痛;慢性胃炎伴胃溃疡;高血压3 级(很高危);左肾结石;肾性骨病;骨质疏松。
5. 诊疗过程
全面评估病人一般情况,结合疼痛原因、性质、程度、爆发痛频率,并发症等综合因素,停用口服镇痛药及甲泼尼龙,采取病人自控镇痛技术(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 快速滴定控制疼痛。给药途径选择为皮下,即病人皮下自控镇痛技术 (patient controlled subcutaneous analgesia, PCSA)。药物配置: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20 mg + 咪达唑仑注射液10 mg +0.9% 氯化钠注射液 78 ml,配置成100 ml 溶液。
设置背景量0.2 ml/h,0.4 ml/bolus(即氢吗啡酮0.04 mg/h,0.08 mg/bolus);锁定时间20 min。因病人阿片类药物未耐受,滴定全程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用药8 h 后评估,NRS 评分4 分,爆发痛2 次,每次爆发痛时自行给予bolus 量1 次后均快速缓解;24 h 后评估,NRS 评分1~2 分,爆发痛1 次。病人疼痛控制满意,睡眠、食欲、情绪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继续行腹膜透析、护肾、护胃、降尿酸、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2 周后病人急性期肿痛症状基本缓解,病情稳定,停用PCSA 背景剂量24 h 后,NRS 评分0~1 分,无爆发痛。遂完全停用PCSA,无戒断反应。2021-03-24 病人出院,出院2 周后电话随访,基本情况同出院时,无特殊不适主诉。
来源:李缙,王箩,邱宾,等.氢吗啡酮PCA控制痛风伴多脏器损伤的急性期重度疼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4,30(07):55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