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25.02.25
我要投稿

作者:宋云飞,赵岩,李洪稳,李杨,安秀虎,吴锡金,王莹,杨树源,杨新宇,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高超,西安市九院神经外科

 

颈动脉狭窄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等各种血管危险因素相互作用,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出现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小板聚集和血流淤滞,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管腔变窄的一类疾病。根据入院前6 个月内是否发生过颈动脉同侧供血区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或缺血性脑卒中划分为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和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依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适合治疗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而肝移植术后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临床罕见。2019 年10 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 例肝移植术后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顺利完成CEA,术后4 年随访,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1. 病历摘要

 

1.1 基本资料

 

男,65 岁;因“体检发现双侧颈动脉狭窄2 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1 级(极高危),2 型糖尿病病史。2005 年因“乙肝、肝硬化”行肝移植手术,术后病理回报: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静止性肝硬化。免疫组化: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原(HBcAg+,核/浆型)、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HCV NS5-)。

 

术后继续给予拉米夫定他克莫司熊去氧胆酸药物治疗。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自动睁眼,回答正确,活动从嘱。左侧∶右侧瞳孔=2.5mm∶2.5mm,双侧瞳孔对光反应(+),双侧额纹对称,双鼻唇沟对称,肌张力正常,双侧肌力Ⅴ级,双侧巴氏征阴性。术前检查结果: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五项其余阴性。丙肝抗体IgG(-),γ-谷氨酰转肽酶192U/L,葡萄糖6.3mmol/L,钙2.07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术前肝功能:谷丙转氨酶20U/L(参考值:5~40),谷草转氨酶18U/L(参考值:8~40)。术前彩超(图1A):左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70%~99%),流速330cm/s,斑块内可见溃疡形成;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中度狭窄,流速190cm/s。头部MRI(图1B~1D):未见明确梗死灶。颈部MRA(图1E):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管腔重度狭窄,右侧椎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

 

1.2 手术操作

 

全身麻醉后,行左侧CEA。常规仰卧位,肩部垫高,头向右偏,连接电生理监护仪,超声定位左侧颈动脉分叉部,在颈部皮肤上标记手术切口。消毒、铺无菌单、局部麻醉,依次逐层切开颈部皮肤及颈阔肌,牵开并暴露胸锁乳突肌,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筋膜,分离、切开动脉鞘,分离颈部各血管分支,以穿带牵拉标记,确认颈动脉斑块所在位置,予肝素4000IU后,依次临时阻断动脉血管(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甲状腺上动脉),沿斑块所在部位纵行切开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见内膜明显增厚,管腔重度狭窄,斑块质硬,溃疡形成,显微镜下完整切除增生斑块,标本送病理,然后以阿加曲班盐水冲洗浸泡颈动脉内腔,排出空气,以6-0 缝线连续缝合颈动脉切口,打开临时阻断,见血管无漏血,术区止血,铺止血纱,缝合颈动脉鞘。

 

术中超声探查(图1F):左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血流通畅。皮下留置引流管1 根,接负压吸引瓶,逐层缝合颈阔肌、皮下及皮肤。包扎伤口,术毕。术中出血50ml,麻醉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返回普通病房。术后当天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1.3 术后复查及随访术后复查颈动脉MRA(图1G):左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血流通畅。术后病理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术后肝功能结果:谷丙转氨酶23U/L,谷草转氨酶22U/L。住院10d 后病情好转,步行出院。出院后6 个月(图1H)、4 年(图1I)门诊随访,颈动脉狭窄未复发。

 1729579511210100.png

图1 肝移植术后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1A 术前颈动脉彩超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1B~1D 术前MRI 序列(DWI 序列、T1序列、T2flair 序列)未见新发梗死及出血灶1E 术前颈动脉MR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1F 术中彩超1G 术后复查颈动脉MRA,左侧颈内动脉斑块剥脱后,血流通畅1H 术后6 个月门诊复查颈动脉彩超提示血流通畅1I 术后4 年门诊复查颈动脉彩超提示血流通畅

 

2. 讨论

 

据统计:脑卒中发病人数1370 万/年,死亡人数550 万/年,是人类第二大死因和第三大致残原因。缺血性脑卒中在脑卒中占比高达80%,而20%颈动脉狭窄与其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是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其余病因包括:炎症性动脉炎、颈动脉迂曲、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和颈动脉夹层等。

 

血流动力学、细胞代谢和遗传等因素共同作用于颈动脉分叉处,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氧化应激、脂质沉积,促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病人易发生缺血性卒中,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而风险递增。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是颈动脉血运重建术的适应证,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血运重建术是指CE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两者均可预防脑卒中。

 

著名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试验(CREST)随机双盲对照结果表明:随访4 年和10 年后两种治疗方式(CEA、CAS)在术后30d 内死亡、卒中和心肌梗死或365d 内同侧卒中的主要复合终点无显著差异,但在围手术期CEA发生心肌梗死风险更高,CAS 发生脑卒中风险更高。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手段是肝移植。

 

随着医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医学材料不断迭代,肝移植技术已有长足进步。病人术后5 年生存率已达70%~8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5%,仍是影响病人生存质量和移植肝长期存活的重要危险因素。肝移植创伤大、风险高、操作时间长、术中出血多,且病人术前肝功能差,多合并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所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术后出血、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代谢并发症、肾功能不全与肾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并发症。急性肾损伤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并发症,可使病人短期及长期预后恶化。

 

移植术后肾毒性药物的使用,可明显增加急性肾损伤的风险。颈动脉CTA、DSA以及介入手术中使用的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可能导致肝移植术后病人急性肾损伤。因此,本团队选择颈动脉彩超和MRA 作为本病例诊断和随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颈动脉彩超快速、经济、准确率尚可,可作为肝移植术后病人门诊筛查及随访手段;颈部MRA 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更高,可作为肝移植术后病人术前评估的手段。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动脉局部血管狭窄,而肝移植通常是由于肝硬化、肝癌等原因导致的严重肝脏功能衰竭而进行手术。虽然肝移植的病因与颈动脉狭窄的病因完全不同,且这两种疾病同时发生较为罕见,但肝移植病人可能同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增加发生颈内动脉狭窄的可能性。

 

针对二者同时发生的概率或潜在关联性研究目前较少,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探讨该问题,以了解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关联性。目前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病人通过药物治疗的卒中或死亡风险远低于CAS 或CEA 的风险。英国一项人群研究和加拿大一项卒中预防门诊人群研究均显示: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病人每年的卒中或死亡风险为0.5%,远低于CEA或CAS 的风险。

 

这一发现在MARKUS 等无症状颈动脉栓塞研究(Asymptomatic Carotid Embolism Study,ACES)中得到证实。但在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病人中,约10%病人可从手术干预中受益,如超声提示斑块溃疡,高分辨MRI 显示斑块内出血,以及PET-CT成像显示动脉炎症。本病例颈动脉彩超提示斑块溃疡,适合手术治疗。CEA 和CAS 均可降低无症状病人的长期卒中风险。

 

关于围手术期结果,最近一项对3901 例随机接受CEA(n=1585)或CAS(n=2316)治疗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病人的荟萃分析表明:CAS 围手术期卒中风险明显高于CEA(分别为2.6% 与1.3%,P=0.04)。主要原因是CAS 后轻微卒中发生率高于CEA(分别为2.2%与1.0%,P=0.05),CEA和CAS 在死亡、主要卒中、同侧卒中和心肌梗死方面的发生率相当。

 

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其颈动脉长期脂质沉积、炎症刺激和内膜增生,纤维化严重,动脉管壁顺应性相对较差,回缩力较轻度、中度颈动脉狭窄病人大,支架置入后若不能达到预期动脉扩张效果,此时再采取CEA,无疑增加手术时间、成本,浪费医疗资源。

 

重度颈动脉狭窄病人的颈动脉斑块体积较大,斑块内部易形成脂质核心、坏死或小血管,斑块纤维帽脆弱,导致斑块易损性增加、稳定性降低,CAS 操作不当可引起斑块破裂、栓子脱落等意外发生而引起脑卒中。CEA切除颈动脉斑块,没有使用任何植入物,彻底解决颈动脉狭窄问题;手术操作过程不使用碘造影剂,对肝功能、肾功能均无影响。所以CEA可作为肝移植术后病人无症状颈动脉狭窄首选术式。

 

肝移植术后颈动脉重度狭窄病人行CEA经验总结:①术前完善肝脏各项检查,如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保证肝脏功能正常。②术前采用颈动脉彩超及MRA 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头部MRI 平扫明确颅内病变情况,上述检查对肝移植术后病人评估颈动脉狭窄病变安全且准确。③拉米夫定、他克莫司和熊去氧胆酸术前无需停药,术后正常用药。④手术操作熟练,尽量缩短手术时间。⑤术后6h 内复查肝功能,密切监视。本病例CEA 术后随访4 年,颈动脉血管通畅,未发生卒中事件。这一诊治经验,可为肝移植术后发生无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病人选择CEA手术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来源:宋云飞,高超,赵岩,等. 肝移植术后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24,28(3):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