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背综合征的超声心动图表现1例
作者:廖甜,熊盛,汪越澄,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超声影像科
患者男,77岁,身高170 cm,体质量48 kg,既往有肺结核伴肺不张
、贫血
病史,半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近1个月症状加重,就诊于心内科。临床医师听诊于胸骨左缘第二、第三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心超示: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右心室流出道明显狭窄,吸气时内径约10 mm,呼气时内径约6 mm,彩色多普勒示狭窄处湍流信号,峰值流速约3 m/s(图1),余心脏腔室大小正常,各瓣膜启闭良好,房室间无分流;观察患者胸廓扁平,考虑直背综合征。
查看患者胸部CT,见右心室流出道紧贴胸壁并受压,该处心前间隙消失,测量胸廓前后径/胸廓左右径为0.34(图2),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确诊为直背综合征。
讨论
直背综合征又名扁平胸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原决定簇位于6号染色体,常见于年轻人,是指先天性胸椎后弯曲度消失、变直,减少了该水平胸部的前后径,从而压迫心脏和大血管导致假性心脏肥大或机械性杂音。心脏杂音
的强度可受体位
及呼吸的影响,通常在呼气末、坐位时增强。
该病临床症状取决于受压迫的器官及其程度,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预后良好,无须特殊治疗;重者可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
,需通过切除或变薄胸骨柄等技术矫正胸廓畸形,极少数患者可因纵隔直径减少,慢性压迫导致气管软化,需支气管重建,恢复气管腔的容积和稳定性。
本例听诊发现患者胸骨左缘第二、第三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心脏超声发现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且狭窄处内径随呼吸变化,彩色多普勒示狭窄处高速湍流。当发现异常后,还需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征、肺动脉狭窄、特发性肺动脉扩张等先天性心脏病,并且无纵隔占位等压迫右室流出道,再结合患者体型、胸廓形状考虑为直背综合征。
但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为CT和X线,当胸廓前后径与横径之比<0.4,或测量T8距T4与T12椎体前缘连线的垂直距离小于1.2 cm 时可诊断为直背综合征。该病较罕见,但诊断并不难,提高对该病认知,从而避免漏诊、误诊,有效的体格检查及典型的影像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来源:廖甜,熊盛,汪越澄.直背综合征的超声心动图表现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4,40(0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