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2扩增的外阴乳腺型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余迪平,蓝 松,彭 娟,普洱市人民医院
外阴乳腺型腺癌(adenocarcinoma of mammary gland type, AMGT)是一种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与乳腺癌相似的外阴原发恶性肿瘤,起源于女性肛门生殖区类乳腺样腺体,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无关。AMGT由于罕见,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管理指南。本文报道1例伴HER2基因扩增的AMGT,就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2岁,自诉5月前触及外阴结节状肿物,质硬,无压痛及触痛等明显不适;近3月肿物增大且伴有疼痛,遂入院治疗。专科检查:左侧大阴唇皮肤表面见一隆起型肿物,最大径约2.5 cm,有压痛,表面皮肤粗糙,颗粒状。辅助检查:HPV检测阴性。临床检查未发现乳腺病变,患者既往无恶性肿瘤病史。门诊外阴肿物活检,病理报告恶性肿瘤,未行免疫组化检测,具体肿瘤类型不明确;入院后行“外阴广泛切除术+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本研究经普洱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4-007-01)并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手术切除标本均经4%中性甲醛液固定,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4μm厚度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两步法,DAB显色。抗体包括CK7、GATA3、GCDFP-15、HER2、E-cadherin、CK5/6、p63、p16、p40、S-100、ER、PR、Ki-67,所有试剂均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操作步骤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HER2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试剂盒购自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结果
2.1 巨检 外阴皮肤组织一块,皮肤面积8 cm×7 cm,左侧皮肤靠近中央位置,见一大小约2.5 cm×2.0 cm×1.4 cm的隆起性肿物,表面皮肤粗糙,肿物切面灰白色,实性,质韧。另送检左侧腹股沟淋巴结10枚,右侧腹股沟淋巴结11枚。
2.2 镜检 肿瘤位于表皮下浸润性生长,局部累及表皮(图1),排列成大小不一的巢状,小梁状或条索状(图2),间质促纤维结缔组织反应性增生,局部可见导管原位癌及类乳腺样腺体(图3),部分导管原位癌见中央粉刺样坏死及钙化。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大,可见核仁,核分裂象易见(图4),可见脉管内癌栓。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呈CK7(+),GATA3(+)(图5),GCDFP-15(+)(图6),Her-2(3+)(图7)和E-cadherin(膜+);而p16(-),p40(-),S-100(-),ER(-),PR(-),CK5/6(-)、p63(-),Ki-67(20%,+)。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HER2基因呈簇状扩增(图8)。
2.3 病理诊断 外阴乳腺型腺癌,周围可见导管原位癌(中核级);左侧腹股沟淋巴结5枚见癌转移(5/10),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1)。
3 讨论
外阴AMGT是一种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与乳腺癌相似的外阴原发恶性肿瘤,与HPV感染无关,最早于1936年由Green等首次报道。既往认为外阴AMGT起源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乳腺嵴的不完全退化形成的外阴异位乳腺组织,即“乳房线”学说[1]。随着发生在外阴的纤维腺瘤、叶状肿瘤、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等类似正常女性乳腺的病变相继报道,发现病变周围常伴有类似正常女性乳腺的腺体,因此学者们认为AMGT起源于女性肛门生殖区的类乳腺样腺体[2],该类腺体具有与乳腺组织相同的雌激素、孕激素
生理反应及敏感性,但缺乏完整的乳腺小叶结构,是肛门生殖区的正常组织学成分[3-6],具有分化成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潜能。
外阴AMGT发病年龄偏大,多见于绝经后妇女,46~82岁之间,中位年龄60岁,好发于大阴唇,肿物大小0.7~5 cm,平均2.5 cm[7]。早期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多为无痛的小结节;晚期肿物增大,并伴有疼痛。外阴AMGT组织学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小叶癌、黏液癌、分泌性癌、大汗腺癌、混合性癌等,其形态类似相应的乳腺癌[7]。最常见的为浸润性导管癌形态,排列呈团巢状,索状、筛状、腺管状或实性片状,细胞异型性明显,嗜酸性胞质,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表达CK7、GATA3、GCDFP-15、mammaglobin等乳腺标志物,ER、PR和HER2表达不一。研究表面,AMGT的分子分型显示与乳腺癌一致,即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样型[8]。基底样型为免疫组化ER、PR和HER2三阴性表达,且常常失表达GATA3、GCDFP-15、mammaglobin等乳腺标记物,导致诊断困难。
研究表面,SOX10和TRPS1已被证实为三阴性乳腺癌的可靠诊断标记物[9-10],对于分子分型为基底样型的外阴AMG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复习相关文献并归纳总结,外阴AMGT诊断要点包括[4,11-13]:(1)组织学与浸润性乳腺癌相似;(2)ER和/或PR阳性;(3)免疫组化乳腺标记物阳性;(4)存在原位癌或肛门生殖区的类乳腺样腺体。(5)临床完全排除原发乳腺癌转移。本例患者就诊时无乳腺病变,既往无乳腺癌病史及家族史,外阴肿瘤组织学形态与浸润性乳腺癌一致,局部可见导管原位癌成分及类乳腺样腺体,免疫组化表达GATA3、GCDFP-15等乳腺标记物,免疫组化HER2阳性,且HER2基因呈簇状扩增,支持原发外阴AMGT的诊断。
鉴别诊断:(1)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多样,黑色素含量不等,也可不含色素,瘤细胞大小及形态有很大差异,但以上皮样型及梭形细胞为主,细胞异型性显著,核仁大而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表达S-100、Melan-A、HMB45等特征性的黑色素细胞标记物。(2)外阴Paget病:表皮内可见典型的Paget细胞,单个或簇状,细胞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丰富而淡染,透亮,核仁明显。部分胞质内含有黏蛋白,PAS染色阳性[14]。(3)近端型上皮样肉瘤:好发于外阴及盆腔,呈多结节状,坏死明显;肿瘤以上皮样细胞为主,细胞异型性显著,核染色质呈空泡状,核仁明显,部分区域可见横纹肌样细胞。免疫组化不同程度表达CK、EMA、vimentin、CD34,SMARCB1(INI1)表达缺失[15]。(4)外阴鳞状细胞癌:肿瘤排列成大小不规则,形态不一的巢状,条索状或实性片状,部分可见角化珠及细胞间桥,间质促纤维组织增生明显。部分病例与HPV感染相关,免疫组化p40、p63、CK5/6阳性,部分表达p16。(5)转移性乳腺癌:外阴AMGT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与原发乳腺癌一致,鉴别困难。如患者无原发性乳腺癌病史,且肿瘤内可见导管原位癌成分或类乳腺样腺体,则支持原发外阴AMGT。
根治性外阴切除或局部肿物切除是首选治疗方式,鉴于外阴AMGT的分子分型及基因表达谱与乳腺癌一致,治疗可以效仿乳腺癌的治疗指南。外阴AMGT的预后较乳腺癌好,大多表现为局部侵袭性,转移以局部区域淋巴结为主,罕见远处转移,检索国内外文献,仅有1例发生远处骨转移的报道[13]。本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及远处转移。
综上所述,AMGT是一种罕见的外阴恶性肿瘤,临床无特异表现,明确诊断依靠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以及临床排除转移性乳腺癌。免疫组化SOX10及TRPS1的联合应用,可以避免基底样型外阴AMGT的漏诊,正确的分子分型有助于辅助治疗及评估预后。
参考文献略。
来源:余迪平,蓝松,彭娟.HER2扩增的外阴乳腺型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J/OL].诊断病理学杂志,1-4[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