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卵巢扭转超声误诊为卵黄囊瘤扭转1例
作者:杨泽胜,解晓莹,裴广华,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大学儿童医院)超声科
患儿女,12岁,因间断腹痛伴呕吐7 d入院。查体:腹韧,下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超声所见:盆腔可见一范围约11 cm×5.8 cm×5.7 cm囊实性肿物,边界清晰,内可见多发小无回声区,见图1a,肿物蒂部可见“漩涡征”,见图1b,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内部未见血流信号,见图1c。
超声提示:卵巢肿物伴扭转,卵黄囊瘤可能。CT平扫:盆腔混杂密度包块。术中见肿物黑紫、囊实性,来源于右卵巢,肿物及输卵管扭转720°,已坏死。病理:卵巢及输卵管出血坏死,见图1d。
图1 卵巢扭转声像图及病理图。a.盆腔囊实性肿块,内见多发小无回声区;b.蒂部“漩涡征”(++所示);c.CDFI: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d.病理图(HE ×200)。
讨论
卵巢扭转(ovarian torsion,OT)是儿童常见急腹症,因临床症状缺乏特异度容易漏诊和误诊,而导致卵巢缺血坏死。超声是儿童OT的首选检查方法,声像图特征为卵巢增大,内部回声不均匀,卵泡外周移位,CDFI示血流缺乏及蒂部“漩涡征”等。卵巢卵黄囊瘤(ovarian yolk sac tumor,OYST)是原发于卵巢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声像图多表现为单侧、体积较大的实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多发小无回声区,CDFI示血流较丰富。
当OYST发生扭转时,血流信号缺失,此时很难与单纯性OT相鉴别。文献报道单纯性OT的卵巢长径可达18 cm,本例卵巢长径为11 cm,易误认为肿物扭转。回顾本病例分析总结经验如下:
①观察肿块内无回声区的特点。OT的无回声区呈类圆形,大小近似,多分布在周边,是由于卵巢充血水肿卵泡被推向周边所致;而OYST的无回声区形状多不规则,大小不一,无外周分布特点,系出血、坏死和囊变所致。
②当二维超声难以确诊时,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做出综合诊断,OYST的甲胎蛋白会显著增高。本病例报道有助于加强超声医师对两种疾病的认识,工作中遇到类似情况时应注意两者的鉴别,避免误诊。
来源:杨泽胜,解晓莹,裴广华.儿童卵巢扭转超声误诊为卵黄囊瘤扭转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4,40(0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