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侧脑室及第三脑室脂肪神经细胞瘤1例
作者:梁旭红,薛晨,戚文章,袁倩倩,阮一鸣,肖朝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患者男,37岁,10天前无明显诱因头部阵发性疼痛,以右顶部为主,行走时偶发双下肢无力,伴呕吐、小便失禁;既往体健。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5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5%,血红蛋白
146g/L,血小板272×109/L,凝血酶原时间11.10s,国际标准化比率0.97,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0.3s,纤维蛋白原2.25g/L,D-二聚体
44.00ng/ml,总蛋白59.4g/L,谷丙转氨酶71U/L。
头颅CT:幕上脑室3.8cm×4.2cm×7.1cm类圆形占位病变,边界清晰,呈混杂密度,内见极低密度影,CT值约-11HU;幕上脑室明显扩大,中线结构左移(图1A)。头颅MRI:幕上脑室3.8cm×4.2cm×7.1cm类圆形占位病变,T2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增强后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晰(图1B、1C)。
影像学考虑中枢神经细胞瘤?畸胎瘤?行幕上脑室病灶切除术,术中见6cm×5cm×4cm灰白色肿瘤主体位于右侧脑室,血供中等,向下突入第三脑室,边界欠清,与脑室侧壁关系密切。
术后病理:肿物切面呈灰黄色,质地中等;光镜下见瘤细胞弥散分布,胞浆淡染或透明,胞核居中,瘤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核深染,轻度核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肿瘤组织中见成片脂肪化生区域(图1D);免疫组织化学:Syn(+),S100(+),MAP-2(+),ATRX(+),Neu-N(+),GFAP(+),Vim(部分+),Nes(+),NF(+),Olig-2(+),EMA(+),IDH1(+),BRAF(+),CgA(+),MGMT(-),CD34(血管壁+),EGFR(+),P53(-),Ki-67(2%+)。病理诊断:(右侧侧脑室、第三脑室)脂肪神经细胞瘤(WHOⅡ级)。本报道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4-KY022-01快)。
图1 右侧侧脑室及第三脑室脂肪神经细胞瘤。 A.头颅轴位平扫CT图;B.头颅轴位平扫MR T2WI;C.头颅轴位增强MR T1WI;D.病理图(HE,×10) (箭示病灶)
讨论
脂肪神经细胞瘤是罕见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见于小脑,罕见于幕上脑室及第四脑室;CT可见瘤体内特征性低密度,MRI呈高T1高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信号减低;肿瘤实性部分CT多呈软组织样密度,MRI多呈T1WI等/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病理可见脂化区域中的肿瘤细胞核移位并被推压到细胞周围,使之类似于成熟脂肪细胞。本例影像学表现较典型。本病需与中枢神经细胞瘤、室管膜瘤及髓母细胞瘤相鉴别。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来源:梁旭红,薛晨,戚文章,等.右侧侧脑室及第三脑室脂肪神经细胞瘤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4,40(05):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