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口腔苔藓样损害为口腔表征的银屑病1例

来源:口腔医学研究 2025.08.13
我要投稿

作者:李鑫磊,李婷,周刚,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黏膜科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慢性免疫炎症系统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皮肤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银屑病的皮损可发生在全身各处,但口腔黏膜出现病损较为少见且存在争议。本文报道了1例以口腔苔藓样损害 (oral lichenoid lesions, OLL) 为口腔表征的银屑病病例,探讨银屑病口腔表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为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本病例经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伦审字A28号)。

 

1.1 病史

 

患者,女,60岁,双颊疼痛2月余。2个月前患者双颊出现疼痛,进食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重,未在外院诊治。2个月前患者四肢出现红色皮疹伴瘙痒,于其他医院皮肤科确诊为银屑病,局部涂抹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后皮损有所消退。否认其他系统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1.2 临床检查

 

上下唇唇红干燥,下唇右侧唇红充血糜烂、表面渗血,周围可见少量白色条纹,上覆鳞屑。双颊、双侧舌腹大面积充血糜烂,上覆假膜,周围放射状白色短条纹(图1)。尼氏征(-)。双侧手背、双侧下肢可见散在暗红色斑疹及斑丘疹(图2)。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未见异常。

 

1.4 诊断

 

口腔苔藓样损害(银屑病相关)。

 

2. 治疗及随访过程

 

2.1 初诊

 

2.1.1 局部治疗复方硼砂含漱液,含漱,每次10 mL,每日3次;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局涂,每日1次;康复新液,含服,每次10 mL,每日3次。

 1737704633849892.png

图1 初诊口腔病损表现。1a: 上下唇红干燥,下唇右侧唇红充血糜烂、表面渗血,周围少量白色短条纹;1b: 右颊大面积充血糜烂,上覆黄白色假膜,周围放射状白色短条纹;1c: 左颊大面积充血糜烂,上覆黄白色假膜,周围白色短条纹;1d: 右舌腹小片充血糜烂,上覆黄白色假膜,白色短条纹;1e: 左舌腹大面积充血糜烂,上覆黄白色假膜,周围白色短条纹

 1737704647180970.png

图2 初诊皮损表现。2a: 右侧手背皮肤散在暗红色斑疹及斑丘疹;2b: 左侧脚踝皮肤暗红色斑疹

 

2.1.2 全身治疗泼尼松片,晨起口服,每次20 mg, 每日1次,连用7 d; 沙利度胺片,睡前口服,每日1次,每次50 mg。

 

2.2 2周后复诊,患者双颊疼痛减轻。临床检查:上下唇红干燥,伴少量鳞屑,下唇唇红糜烂愈合。双颊中后份充血糜烂面缩小,上覆假膜,周围浅淡白纹及斑片。双侧舌腹糜烂已愈合,可见少量白纹(图3)。

 1737704668677495.png

图3 治疗2周后口腔表现。3a: 上下唇红稍干燥,少量鳞屑,下唇唇红糜烂已愈合;3b: 右颊中后份充血糜烂面缩小,上覆假膜,周围浅淡白纹及斑片;3c: 左颊中份充血糜烂面缩小,上覆黄白色假膜,周围浅淡白纹及斑片;3d: 右舌腹糜烂已愈合,白色条纹;3e: 左舌腹糜烂已愈合,少量白纹

 

2.2.1 局部治疗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行双颊病损黏膜下注射,每2周1次,共2次;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局涂,每日1次;康复新液,含服,每日3次,每次10 mL;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局涂,每日3次。

 

2.2.2 全身治疗沙利度胺片,睡前口服,每日1次,每次50 mg; 白芍总苷胶囊,口服,每日2次,每次0.6 g。

 

2.3 7周后复诊,患者已无明显疼痛不适。临床检查:上下唇红稍干燥,伴少量鳞屑。双颊中后份可见轻度充血伴少量白纹,未见糜烂;双侧舌腹可见少量浅淡白纹,未见充血糜烂(图4)。

 1737704688436764.png

图4 治疗7周后口腔表现。4a: 上下唇红稍干燥,伴鳞屑;4b: 右颊后份轻度充血,周边少量短白纹,未见糜烂;4c: 左颊中后份轻度充血,周边少量短白纹,未见糜烂;4d: 右舌腹未见病损;4e: 左舌腹未见病损

 

2.4 治疗后半年随访,无不适,双颊及双侧舌腹黏膜未见糜烂复发。双侧手背暗红色斑疹及斑丘疹消退,仅见色素沉着(图5)。

 1737704710874878.png

图5 半年后随访双侧手背皮肤色素沉着

 

3. 诊疗难点分析

 

本病例患者因双颊疼痛2个月来我院就诊,进食刺激性食物后疼痛加重,临床检查发现双颊、双侧舌腹大面积充血糜烂伴白色短条纹。患者曾在皮肤科确诊银屑病,且皮损病程与口腔黏膜病损的病程基本相同,本病例诊断为银屑病相关的OLL。银屑病出现口腔黏膜病损的情况较为少见,多以地图舌、沟纹舌为口腔表征,本病例表现为OLL则更为少见。目前尚无确诊口腔银屑病的诊断标准,用于诊断皮肤银屑病的组织病理学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口腔银屑病。因此评估皮肤病与口腔病损之间的关联、确定治疗方案是本病例的诊疗难点。

 

本病例首先选择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药物,局部辅以消毒防腐药物、促愈合药物。复诊时口腔糜烂面减小,在口服及局部用药的基础上对双颊糜烂处行局部黏膜下注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来源:李鑫磊,李婷,周刚.以口腔苔藓样损害为口腔表征的银屑病1例[J].口腔医学研究,2024,40(06):56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