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脑室区节细胞胶质瘤1例
作者:王思远,崔驭贺,战爽,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肿瘤外科;狄纯婵,大连成大医院病理科
患者女性,41 岁。因“2 个月前体检偶然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于2021 年2 月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入院后体格检查右眼外斜视,视野检查提示右眼近环形暗点,左眼上方暗点,双眼向各方向运动灵活。余无阳性体征。
头部MR 平扫+增强扫描示:第三脑室前缘孟氏孔区1.73 cm×1.88 cm×1.24 cm 异常信号,T1WI 呈低及稍低信号, T2WI 呈稍高及高信号,FLAIR 呈稍高及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界尚清,乳头体受压下移,双侧脑室略扩张(图1)。
2021 年3 月患者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行第三脑室病损切除术,术中进入三脑室后即见肿瘤,呈淡红色,质地较软,与第三脑室前壁及左外侧壁黏连紧密,显微镜下分块切除肿瘤,妥善保护脑室各侧壁,将肿瘤全切。
术后病理:镜下可见散在分布的异常发育的大神经元细胞和肿瘤性胶质细胞,前者局部表现为异常聚集,后者具有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的特征(图2)。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Ki-67(+<2%),CD34(+),GFAP(+),MAP2(+),NF(+),NeuN(散在+),Calretinin(散在+),Syn(+),CgA(散在+),S-100(+),IDHIR132H 突变(-),H3K27M 突变(-),H3K27me3(+),MBP(-)。病理诊断:三脑室区节细胞胶质瘤;WHO 分级:Ⅰ级。患者术后状态良好于第8 天出院(图3)。随访截至2023年9 月患者状态良好,病情无进展。
小结
节细胞胶质瘤( ganglioglioma, GG) 在2016 年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为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WHO Ⅰ级。GG 仅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4%,脑肿瘤的1.3%。国内外虽已有不少关于节细胞胶质瘤的文献报道,但针对三脑室区的比较少见,目前已知发表的文献报道中仅11 例。该病发生率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颞叶,通常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症状。
MRI 常表现为T1WI 呈低信号,T2WI/Flair 呈高信号,囊性变、囊内壁结节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节细胞胶质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的切除范围取决于其位置及术中情况,GG 病理分极低,手术全切后预后良好,有研究显示其5 年生存率为93%,2、5 年和10 年总生存率为>80%(分别为100%、88% 和84%)。发生于三脑室区的GG 因与其他该部位的肿瘤不易鉴别,容易误诊,鉴于此,单凭影像学检查未能做出明确诊断,最终确诊需要结合病理诊断证实。
来源:王思远,狄纯婵,崔驭贺,等.三脑室区节细胞胶质瘤1例[J].中国肿瘤临床,2024,51(08):42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