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警惕!别让肝素“欺骗”了你的脑脊液蛋白检测结果

来源:检验医学网 2025.02.06
我要投稿

作者:向阳,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


蛋白质基本上被血-脑屏障阻挡在脑脊液之外,进入脑脊液的蛋白质主要是通过可穿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饮囊泡内运输而到达脑脊液。


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通常提示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脑脊液循环阻塞以及鞘内球蛋白合成增多等。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神经梅毒、脑炎等,也可见于非炎性疾病,如中枢肿瘤占位和脑出血等。


案例经过


夜班急诊正忙碌的时候,接到临床医生电话,反应今天有一例脑脊液蛋白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的案例。我一边询问病人情况及脑脊液采集方式(病人为腰穿),一边查看报告,发现脑脊液蛋白定量检测结果确实反常:


1738804042585686.jpg

稍微空闲时赶紧查询资料,发现有文献报道:邻苯三酚红-钼酸盐络合物(PRM)法检测脑脊液蛋白时,肝素有可能与脑脊液样本中的蛋白质竞争PRM,从而干扰脑脊液蛋白的结合反应,进而影响实验结果[1]。而我室使用的检测试剂为焦焙酚红法检测尿液和脑脊液里面的总蛋白含量,且该标本用的正是肝素抗凝管。


带着猜测请示主任后,赶紧回复临床医生:初步怀疑检测方法受到肝素干扰导致结果异常,而因为暂时没有其他方法学检测,故明天送其他实验室检测,确认原因后再发送报告。临床医生表示理解,同意我们的方案。


后续继续追踪,第三方实验室检测结果如下:


1738804080664813.jpg

 

两家实验室结果差异非常之大,心里的猜测亟待验证。因为已有文献报道,我直接采用肝素管混匀样本开始了验证。而由于当时没有脑脊液样本,故找了当天一个尿蛋白+的随机尿开始了验证。


简单的验证方法:原始样本作为1号,常用采血2ml的肝素锂抗凝管分别加入1ml、2ml尿作为2号和3号,连续做了两次,结果含肝素的样本明显受到干扰,且肝素浓度越高干扰越严重,与文献报道相符。


1738804127353649.jpg


案例分析


在此案例中,我科使用的焦焙酚红法与文献报道的受到肝素干扰的邻苯三酚红-钼酸盐络合物(PRM)法在方法学和试剂成分上都有高度相似之处。而本案例的结果和简单的验证结果都提示焦焙酚红法在检测脑脊液和尿总蛋白时,会受到肝素的干扰,导致假性减低,且随着肝素的浓度越高,干扰越严重。


而在Jui-Yi Yang[1]等人的报道中发现,肝素可显著降低检测到的脑脊液总蛋白浓度,特别是在脑脊液蛋白正常至中度升高的亚组中。即使极低的肝素浓度(0.0625 IU/ml)也会导致脑脊液总蛋白的显著降低(1-19%)。在高肝素浓度(4 IU/ml)下,测定的脑脊液蛋白下降约27-91%,蛋白浓度较低时下降更为严重。


肝素干扰PRM方法的机制尚不清楚,由于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和肝素都带负电荷,因此肝素可能会与脑脊液样品中的蛋白质竞争,与PRM发生反应并干扰蛋白质结合[1]。


总结


焦焙酚红法与邻苯三酚红-钼酸盐络合物(PRM)法检测脑脊液和尿液中微量总蛋白时明显受到肝素干扰,而免疫比浊法或许能避免这一干扰。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焦焙酚红法与邻苯三酚红-钼酸盐络合物(PRM)法试剂时应避免使用肝素抗凝脑脊液标本。


当出现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的情况时,我们应积极与临床沟通寻找原因,努力为病人提供真实的检验结果。而查阅文献,不断学习,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我们做好检验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Yang J Y , Chien T I , Lu J Y ,et al.Heparin interference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protein assay measured with a pyrogallol red-molybdate complex.[J].Clinica Chimica Acta, 2009, 408(1-2):75-78.DOI:10.1016/j.cca.2009.07.011.

 

来源:检验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