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致空气栓塞1例

来源: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5.07.15
我要投稿

作者:刘玲, 陈娣, 钱丽萍, 朱龙昌,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

 

1. 患者资料

 

患者,男,89 岁,身高168 cm,体质量67 kg。2023 年1 月3 日因活动后胸闷气促5 年余,加重半月余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 年,口服诺欣妥治疗;前列腺增生病史,口服可多华保列治治疗;胆囊切除术史10 年,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史28 年。

 

诊断:(1)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NYHA分级Ⅳ级);(2)心房颤动;(3)高血压病;(4)痛风;(5)下肢皮肤感染;(6)前列腺增生。因患者病情危重,外周血管补液困难,拟于2 月4 日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查体:患者神志尚清,查体不配合,双肺呼吸音稍粗,可闻及稍许干啰音,右下肺呼吸音低,脊柱侧弯畸形。

 

体温36. 5 ℃,心率(HR)96 次/ min,呼吸频率(RR) 20 次/ min,血压(BP)107/59 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6%。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经鼻导管吸氧3 mL/ min,给与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脊柱侧弯严重,取半仰卧位,暴露右侧颈部,常规消毒、铺巾,利用超声定位颈内静脉,选择通畅处为穿刺点,给予1%利多卡因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穿刺针进入颈内静脉后回抽见暗红色血液,经穿刺针侧孔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后扩张器扩皮,沿导丝置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退出导丝,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深度12 cm,经由5 mL 注射器回抽主侧导管,见含大量小气泡血出现,注射器内见约3 mL 空气,立即嘱患者左侧头低卧位,增加吸入氧气流量,主侧导管回抽2 次后,回抽血通畅,未有气泡出现,封管后夹闭主管;再由副侧导管回抽仍可见少许气泡血,进行多次回抽,后未见气泡出现,封管后夹闭副管,予以固定(图1)。

 1.png

B 超下颈内静脉内可见中心静脉导管,术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HR 90 次/ min,RR 20 次/ min,BP 109/55 mmHg,SpO2 98%,听诊双肺呼吸音同术前,心律齐,未闻及杂音,患者无不适主诉。穿刺结束1 h 后,病区护士汇报患者胸闷,BP、SpO2下降,给予急诊床旁胸片和床旁心脏彩超检查,未提示明显异常(图2)。

 2.png

2 月6 日8∶30,患者BP、SpO2突发降低。查体:BP 62/44 mmHg,HR 118 次/ min,SpO2 88% ;神志模糊,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满布干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额外心音。经积极抢救治疗后患者BP 维持在100/71 mmHg,SpO2 维持在90%,告知家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随时有发生呼吸循环骤停可能,充分沟通后患者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2. 讨论

 

1952 年Aubaniac首次提出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概念,目前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麻醉医师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CVC 主要用于急危重症患者围术期的救治,包括麻醉用药、输液、输注血液成分以及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右心功能等。但其风险也不容忽视,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可能导致许多并发症,包括血肿形成、血栓形成、感染、空气栓塞、导丝尖端扭结或打圈、导丝断裂等。

 

空气栓塞(vscular air embolism,VAE) 是在1947 年被Durant 等报道出来,VAE 是一种罕见但可预防的CVC 插入并发症,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持续咳嗽胸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癫痫发作、意识丧失、精神状态改变和偏瘫。在较多病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症状和体征的组合,在麻醉状态下,患者PETCO2的降低可能是空气栓塞的最早指标,而SpO2 降低被认为是VAE 的晚期征兆。

 

最常见的VAE 发生在空气进入静脉循环时(静脉VAE),根据进入患者血管气体的量和速度,静脉VAE 可能是完全无症状的,因为少量的空气通常在肺的毛细血管床被分解,并被吸收而不引起症状,有些患者仅表现出轻微的症状,如咳嗽。然而,较大的空气量会引起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力增加,使右心室流出的阻力增加,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右心室功能下降和室间隔移位降低左室前负荷,左心输出量减少,最终导致全身性心血管衰竭。当VAE 进入动脉循环时,VAE 会影响脑血流和中枢神经系统。

 

VAE 的临床症状是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可能是短暂的,因此这种并发症的实际发生率仍然未知,Vesely研究中认为VAE 发生率在0. 13%。中心静脉置管术相关性VAE 的发生多与不适当的技术操作有关,Seonc 等报道VAE 主要发生在CVC 置入、使用和拔除等各个时期,医源性操作是其主要原因。

 

分析本例患者发生VAE 的可能性原因是由于患者脊柱畸形,呈半仰卧位,在病房条件下体位无法调整,患者长期卧床,循环血容量减少,降低了中心静脉压,在穿刺置管过程中,患者过度换气,也进一步引起了胸腔内负压增加,空气通过开放静脉口或者未被夹闭的CVC 被快速吸入静脉循环。

 

虽然术中及时进行体位调整和回抽,但是仍有少量气体进入血液循环中,在本病例中,从副侧导管间断回抽出小气泡血,反复回抽时长约20 min,才未见明显气泡出现。Campbell认为VAE 的风险可以通过预先冲洗和夹闭导管管腔,在取下注射器时将指尖置于针毂上,以及机械通气在患者吸气状态时放置导丝来降低。

 

VAE 主要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症状可在几分钟内消退,但较大的栓塞可能需要机械通气和血流动力学支持治疗。由于VAE 是一种潜在的致命并发症,快速诊断和紧急治疗对于防止患者病情恶化至关重要。当考虑患者发生VAE 时,应当立即给予高流量纯氧吸入治疗,并通过CVC 从右心房抽吸空气;采用杜兰特手法,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和特伦德伦伯体位,既往研究表明,杜兰特手法有助于促使气泡离开右心室流出道进入右心房,从而缓解可能导致灾难性心肺衰竭的“空气阻断”效应;高压氧治疗是VAE 的主要治疗手段,高压氧治疗可以收缩病理性气泡,促进氮气从气泡中扩散到肺泡中,进而收缩VAE 的大小,改善组织氧合,减少再灌注损伤和增加肺清除气泡速度,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总之,VAE 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一种罕见的并发症,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使用过程中以及拔除导管时应保持高度警惕,以避免空气进入体循环,早期发现和治疗可减少VAE 的后遗症。

 

来源:刘玲,陈娣,钱丽萍,等.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致空气栓塞1例[J].麻醉安全与质控,2025,7(0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