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失氯性腹泻3例
作者:陈孝立,白莉莉,张丽强,吴彬俏温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先天性失氯性腹泻(congenital chloride diarrhea, CCD)是一种罕见的胎儿期即可发病的肠道氯代谢异常导致的先天性腹泻病,属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为编码Cl-/HCO3-交换的溶质载体家族26成员3(SLC26A3),临床表现为水样腹 泻,粪便Cl-升高(>90 mmol/L),以及代谢性碱中毒。诊治不及时可导致严重脱水而死亡,若治疗得当,则可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除了腹泻不能完全治愈外,并不影响生长发育,其长期预后良好。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临床治疗将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报告温州市中心医院CCD 3例,旨在提高产前超声对该病的检出水平。
1 病例资料
3个病例发生于2个家庭,2例发生于晚孕期,1例出现在中孕晚期。
病例1:孕妇年龄33岁,孕周33周,超声检查显示羊水过多,胎儿肠管均匀而广泛地扩张,内径为13~16 mm,呈蜂窝状改变(图1A)。产前未能确诊,孕妇及家属选择了继续妊娠
,于出生后即发现水样腹泻,查基因发现SLC26A3基因突变而确诊,临床予替代治疗后腹泻得到很好控制,2岁时腹泻可稳定在2次/d,后患者因交通意外去世。
病例2:为病例1孕妇的第二次妊娠,当时孕妇年龄37岁,孕周26周,超声检查发现羊水过多,胎儿肠管均匀、轻度扩张,内径为6~8 mm,呈蜂窝状改变,实时超声可显示肠蠕动活跃,全外显子测序
显示chr7:107430030外显子6 SLC26A3基因突变,结合上一胎孕期超声表现、出生后临床表现及基因结果,我们仍给出了CCD的诊断,胎儿于孕34周时胎死宫内。
病例3:孕妇年龄29岁,G1P0,孕周33周,超声显示羊水过多,羊水透声欠佳,胎儿肠管均匀而广泛地扩张,内径为13~15 mm(图1B),实时超声可显示肠蠕动活跃;直肠扩张,内径约14 mm,开启彩色粪流成像,观察到胎儿短时间内连续多次少量水样排便(图2)。经多学科会诊咨询后,孕妇及家属决定终止妊娠,并于终止妊娠前行羊膜腔穿刺及脐静脉血穿刺,结果显示羊水性质及胎儿血电解质未
见明显异常,胎儿SLC26A3基因突变。
2 讨论
CCD是一种罕见的以肠道渗透性氯代谢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先天性腹泻病,在胎儿期即可发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SCL26A3基因突变。其临床特征包括出生即可存在并且伴随终身的水样腹泻,粪便Cl-浓度增高,代谢性碱中毒以及电解质紊乱。未注意到水样腹泻或被误以为尿液可导致误诊为巴特综合征[2]。CCD病例主要集中在一些奠基者效应明显的或者近亲婚配率较高的国家,比如日本、芬兰、沙特等,个例则在全球呈散在发病。我国目前仅报道11例[3-13],(其中1例[6]是本研究中病例3的磁共振表现),其中2/3为出生后诊断,诊断年龄从22日龄到7岁5个月不等,仅1例未提示产前超声异常[11],3例被误诊为巴特综合征[7,9,11]。
CCD的产前超声表现最常见为羊水过多,文献报道其发生率达98.3%[1],与之相伴随的早产,其发生率达78.6%。羊水过多是由于胎儿宫内腹泻所致,因此常伴羊水浑浊。上述国内报道的11例病例中10例有羊水过多。然而羊水过多作为胎儿畸形的最常见异常表现,其特异性过低,对CCD的诊断价值不高,尽管如此,当中晚孕期出现羊水过多,尤其伴有羊水透声差时,我们需要考虑到CCD的可能性。本研究的3例均伴有羊水过多,但1例选择了终止妊娠,1例孕晚期胎死宫内,唯一出生的为36周早产。
除羊水过多外,CCD在中晚孕期可表现出肠管蜂窝状扩张,这对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尤其是家族史阳性者。超声或磁共振显示29周(22~35周)胎儿出现肠管扩张的概率达82.1%[1]。与梗阻或闭锁型肠道畸形导致的肠管局部扩张不同,CCD的肠管扩张表现为全腹部的弥漫性均匀扩张,包括直肠[14],并且肠蠕动活跃。本研究中的病例均表现为蜂窝状肠管扩张,但前两例未能留取胎儿直肠图像,病例3直肠扩张明显;病例1未能留取到肠蠕动的动态录像,后两例则表现为肠蠕动活跃。
与磁共振比较,超声具有实时观察的优点,结合彩色粪流成像有助于发现CCD胎儿的宫内排便现象[15]。与羊水过多和肠管扩张相比,胎儿的宫内排便现象报道极少,属于比较难以观察到的一个特征。基于胎儿羊水过多、肠管广泛蜂窝状扩张、直肠扩张以及肠蠕动活跃的特点,我们尝试寻找胎儿排便的证据,结果观察到30 s内多次间断的喷射样排便。这在病例3的诊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经过孕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后,在终止妊娠前进行了羊水和脐静脉血取样,然而羊水样本并无性状的显著改变,并且脐静脉血中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内,这与文献报道中的羊水污染以及电解质紊乱不一致,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致有关[15]。
由于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胎儿基因检测在CCD的诊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个病例均检测到SLC26A3基因突变,但病例2仅检测到外显子6区的一个突变,结合相应病史和典型超声表现才确诊。这与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的局限性有关,也提示另一个突变基因可能在某个内含子上[16]。与CCD在超声表现上无法鉴别的是先天性失钠性腹泻。后者更罕见,出生后的粪便电解质和基因测序是两者鉴别的关键[17]。
综上,CCD发生于胎儿期,产前超声表现为中孕晚期或晚孕期羊水过多,肠管呈蜂窝状改变,肠蠕动亢进,直肠扩张,实时超声可观察到短时间内的间断排便,综合以上表现,产前超声可给出提示性诊断。
参考文献略。
来源:陈孝立,白莉莉,张丽强,等.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失氯性腹泻3例[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5,55(04):332-33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