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结合掌长肌腱移植修复肌腱缺损伴软组织缺损一例
作者:张永明,刘兴盛,刘兴旺,朱自来等,陆军第九四六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陆军第九五零医院,商洛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手背部软组织皮肤较薄,皮下脂肪组织较少,创伤常伴肌腱损伤或断裂,尤其挤压伤,如治疗不及时易导致皮下淤血感染、肌腱断端黏连伸功能完全丧失,临床表现为手指背活动度较差。掌长肌腱是临床最常用的移植肌腱供体,因其切取后对腕部功能影响较小,手术创伤较小,得到广泛应用[1-2]。2023年4月,陆军第九四六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采用掌长肌腱移植结合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主因“左手背烫伤后软组织缺损伴伸指功能受限6个月”入院。入院后查体:意识清楚,体温:37.4℃,脉搏7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10/80 mm Hg(1 mm Hg=0.133 k Pa)。缺损位于左手背部,面积约2 cm×3 cm,示指、中指、环指伸指肌腱缺失,背伸困难,左手背红肿热痛,创周边缘老化,肉芽组织增生,伴脓性分泌物溢出,味恶臭(图1,2a)。入院后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培养结果:阴沟肠杆菌,头孢唑林
钠、头孢吡肟
敏感;给于创面清创换药,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钠抗感染治疗1周,左手背炎性症状减退,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制定手术方案:⑴清创探查,如无其他相邻区域侵袭性感染,直接行左侧掌长肌腱移植+左侧尺动脉腕上皮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及手指背伸功能。⑵有相邻区域侵袭性感染暂时一期扩创,术区换药,待创面炎性症状消退后行二期修复治疗。
2手术方法
2.1左手背扩大清创术患者采取平卧位,全身麻醉后,沿创口边缘1 cm切除坏死组织,用组织钳牵拉出示指、中指、
环指伸指肌腱两侧断端;扩创探查发现感染局限未侵袭手掌及前臂,直接行一期修复手术方案,以11号刀片将两侧断端坏死肌腱切除,并用注射器针头固定标记;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腕关节及手背部肌腱腱鞘和手背部创面,继发创面约5 cm×5 cm,待肌腱移植皮瓣修复。
2.2掌长肌腱移植术将左手屈曲,用亚甲兰在左侧前臂腕横纹近侧,肌腱表面处设计横行宽约1 cm切口,以15号刀片沿设计切口线切开皮肤至掌长肌腱层;纹氏钳充分游离夹住游离端进行牵引(图1b),取出约12 cm掌长肌腱放入生理盐水中,待移植;以11号刀片、眼科剪将示指、中指、环指伸指肌腱两侧断端修剪整齐,将掌长肌腱分别间断用kessker缝合法和“8”字缝合法游离移植,保持示指、中指、环指呈功能位(图1c,2b)。
2.3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转移修复术在豌豆骨近端约4 cm处设计穿出点,沿豌豆骨与肱骨内上髁的连线设计皮瓣轴心线;沿手背部软组织缺损设计皮瓣范围约6 cm×6 cm,沿穿出点(图1d,2c红色箭头标记处)到创面修复区直线连线设计皮瓣蒂部[3]。以15号刀片于穿出点切开皮肤至深筋膜层,采用纹氏钳和眼科剪分离周围筋膜软组织,寻找发出的腕上皮支,切开皮瓣的周围皮肤,在深筋膜下由皮瓣的近端向远端游离,蒂部保留腕上皮支与尺动静脉相连,皮瓣切取面积为6 cm×6 cm。观察皮瓣血运良好(图1e,2d),将皮瓣沿蒂部平行180°旋转,无张力覆盖至手部创面,用1-0号丝线间断缝合,放置负压引流管
1根;供瓣区从左大腿取中厚皮移植封闭创面,供皮区无菌凡士林纱布贴敷,无菌敷料包扎,术后腕关节、左手五指呈功能位肢具托固定;常规进行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治疗,并密切观察皮瓣血供。
3结果
术后第1天皮瓣表面张力大,皮瓣下瘀血,皮瓣边缘出现瘀血点(图2e),分析原因为引流管堵塞,引流不畅,皮瓣下血肿,拆除部分缝线,清除皮瓣下瘀血;蒂部拆除部分缝线,增强皮瓣静脉回流,4 h后皮瓣血运明显改善。术后14 d皮瓣血运良好,质地色泽较好,示指、中指、环指伸直功能良好。出院1个月后随访,皮瓣成活良好,示指、中指、环指背伸功能恢复(图2f),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
4讨论
手背部创伤常伴有肌腱损伤、软组织缺损,对手的功能损伤较大,皮片移植修复效果较差,肌腱无软组织保护易发生移植皮片黏连,手指运动功能恢复较差。该病例特点:⑴手背部软组织缺损,掌骨外露,无法通过皮片移植封闭创面。⑵示指、中指、环指伸指肌腱缺如,指背伸功能障碍需行肌腱移植。⑶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与上肢皮肤组织结构、外形、色泽和质地接近,成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掌、手背、腕部和虎口处皮肤缺损[4-5]。⑷掌长肌腱因其解剖位置较浅,切取后对肢体活动影响较小,可满足长度、直径等要求,切除后不产生畸形,作为游离肌腱移植重建的首选材料,在临床应用广泛。针对本病例特点,选择掌长肌腱移植结合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
笔者体会:⑴尺动脉腕上皮支解剖位置比较恒定,位置比较表浅,容易解剖,成活率较高。⑵穿支恒定、较粗,解剖清晰可见,因此分离蒂部筋膜组织可以适当去除多余筋膜,皮瓣轴线两侧留1 cm即可,便于蒂部旋转皮瓣转移,且不影响皮瓣血供及回流。⑶取掌长肌腱时必须保证腱膜的完整性防止术后肌腱黏连[6]。⑷术后固定保持腕关节及手指位于功能位。⑸固定最好使用肢具固定,防止石膏凝固,后期对蒂部的压迫影响静脉回流,也便于观察皮瓣血运。该皮瓣缺点:⑴供瓣区无法直接缝合,需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患者活动或包扎不好易导致皮片周边坏死,需二次手术修复。⑵皮瓣蒂部臃肿,修复区位于尺侧,术后对患者手部运动造成轻度不便。
综上所述,在处理创伤后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具有外形纤薄,不牺牲主干血管,供区隐蔽等优势,掌长肌腱位置表浅,便于解剖,可作为手部软组织创面修复的首选,方便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略。
来源:张永明,刘兴盛,刘兴旺,等.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结合掌长肌腱移植修复肌腱缺损伴软组织缺损一例[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5,36(05):3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