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蛋白、球蛋白异常升高!背后竟是这种恶性病

来源:检验医学网 2025.08.28
我要投稿

作者:汪华丽,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检验科 


案例经过


患者,女,54岁因胸闷气促一年余于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完善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检查。血生化结果发现该患者总蛋白,球蛋白异常升高,白球比倒置,结果如下图。

    

案例分析


导致该患者总蛋白和球蛋白异常的原因考虑:1. 肝功能受损;2. 多发性骨髓瘤;3. 自身免疫性疾病;4. 慢性炎症。该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血常规显示:WBC 3.19×10⁹/L,RBC 2.25×10¹²/L,HB 71g/L,提示白细胞稍低、中度贫血。电话咨询得知,患者处于围绝经期,月经量少,自述半年前在外院检查已提示贫血(未见报告单),故可排除红细胞丢失过多所致贫血。患者 MCV、MCHC、MCH 均正常,基本可排除地中海贫血;铁蛋白正常,可排除缺铁性贫血。患者于两天后在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加做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如下图:


患者血清 IgG 异常增高,其余生化结果基本正常,肝功能正常,故可排除肝功能受损所致的球蛋白增高;炎性指标不高,可排除感染所致的球蛋白升高;ANA 阴性、血管炎相关抗体阴性,可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的球蛋白升高。因患者骨髓稀释未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但骨髓活检提示浆细胞骨髓瘤,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提示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IgG-κ 型,血清轻链定量示 Kappa 轻链 24.55g/L(参考范围 1.38-3.75g/L),结合尿本周氏蛋白电泳等检查,均提示多发性骨髓瘤(MM)。


该患者出现总蛋白、球蛋白异常升高、白球比倒置,排除乳糜血对总蛋白检测的影响,其原因是由于异常增殖的浆细胞分泌的高水平IgG导致,患者中度贫血是由于异常增殖的浆细胞抑制了骨髓红系细胞增生导致。

1756342990584734.jpg

1756342999423303.jpg

1756343008287022.jpg

知识链接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骨髓瘤、浆细胞骨髓瘤或Kahler病。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徐缓,早期无明显症状,主要临床表现:1、骨痛、骨骼变形和病理骨折,有溶骨性改变,高钙血症。2、贫血和出血,贫血较常见,为首发症状,早期贫血轻,后期贫血严重,晚期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症状,皮肤黏膜出血较多见,严重者可见内脏及颅内出血。3、肝、脾、淋巴结和肾脏病变,肝、脾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骨髓瘤肾。4、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系统髓外浆细胞瘤可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昏迷、复视、失明、视力减退。5、肾功能损害,50%~70%病人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结石


实验室检查:1.血清异常球蛋白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减少。尿凝溶蛋白半数阳性。2.贫血多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血小板正常或偏低。骨髓检查:浆细胞数目异常增多,可伴有形态异常。


骨骼X线检查可见多发性溶骨性穿凿样骨质缺损区或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


来源:检验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