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注射肉毒毒素后,获得性双侧下斜肌麻痹
Hey guys,今天我们分享中国医生报告的肉毒毒素并发症案例,老规矩我们先致敬原作者:
孤立性下斜肌麻痹(IOP)是一种罕见的临床实体,也是所有眼外肌功能障碍中最不常见的眼部运动麻痹。诊断挑战来自动眼神经核复合体的解剖组织,这使得下斜肌(IOM)的选择性受累在理论上不太可能。在报告的病例中,先天性眼内压占主导地位,经常表现为胚胎畸形继发的双侧轻瘫。相比之下,获得性眼内压通常表现为单侧垂直复视,并与多种病因有关,包括颅眶创伤、脑干梗死、斜视/眼眶手术的医源性损伤以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疾病。
作者记录了一个独特的双侧眼内压病例,其特征是在注射肉毒毒素(BTX)后出现扭转性复视。
病例描述
一名37岁的汉族女性,无眼部病史,因急性发作扭转性复视而就诊于神经科,在初级和向上
凝视位置加重,向下凝视有所改善。未发现头部外伤、代谢紊乱(糖尿病、高血压
、高脂血症
)或神经系统异常病史。颅骨和眼眶MRI显示没有结构性病变。新斯的明试验
阴性排除重症肌无力。一周观察后持续复视促使建议通过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分析,但由于程序问题,患者拒绝了,转而选择了眼科评估。
眼科检查显示:
双眼视力均为20/20。
Hirschberg试验显示原位注视时眼位正常。
遮盖-去遮盖试验发现远距离注视时有5棱镜度(PD)的外隐斜,近距离注视时隐斜度<5 PD。
眼球运动评估显示各方向运动完全,无受限。
双马氏杆试验测得双眼内旋(向上注视15°,原位注视10°,向下注视8°),无垂直偏斜。
眼底照相证实双眼内旋(图1)。
复视视野映射显示,眼球外展上转时垂直像分离最大,周边像定位于对侧眼,由此确诊为双侧下斜肌麻痹(IOP)。
患者否认既往手术或外伤史。其丈夫询问后发现(插个题外话,还是这个丈夫心细),患者3周前曾接受眼周肉毒毒素(BTX)注射(共14针,每侧眼周7针),用于改善眶下动态皱纹。注射参数(深度/剂量)未记录。术后出现头晕,需平卧30分钟。值得注意的是,知情同意过程中未提及复视风险。
症状在7天内自行缓解,无需干预。随访眼底成像显示残留轻度内旋(图2)。三年随访期间,复视及眼底旋转未复发(图3)。患者此后未再接受肉毒毒素美容治疗。
讨论
肉毒毒素通过可逆地抑制神经肌肉接头(NMJ)处乙酰胆碱的释放来发挥其神经毒性作用。它对眼外肌NMJ的偏爱有助于化学去神经支配和短暂瘫痪。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快速突触前结合(注射后数小时),剂量依赖性临床效果在2周达到峰值,持续时间为3-4个月。虽然通常是安全的,但肉毒毒素美容应用存在包括上睑下垂、瘀斑和罕见复视(2.1%的发病率)在内的风险。泪腺注射后单纯疱疹
性角膜炎
再激活等严重并发症已被记录在案。S Wuthiphan的系列研究确定眼压
是肉毒毒素诱导复视的主要病因(88%),再次注射后经常复发。
本例并发症的发生推测有三个机械因素:
解剖敏感性:
作为在眶底和下直肌之间穿过时向前起源并向后插入的唯一眼外肌,IOM位于前方的纤维使其NMJ特别容易受到肉毒毒素扩散的影响。
术后姿势:
标准方案建议直立定位3-4小时,以限制肉毒毒素移位。患者30分钟的卧姿可能通过重力分散促进双侧前外侧IOM浸润。
知情同意不足:
注射后预防措施和复视风险的披露不足,阻碍了预防措施,并延误了适当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经典的眼压特征(垂直复视伴A型斜视、内收抬高缺陷、眼底内翻)通过动态扭转变化进行了独特的改变,而没有可测量的IOM作用不足,这表明肉毒毒素诱导的病理机制不同。
结论
本病例突出了肉毒毒素美容应用的眼科并发症,强调了严格遵守解剖学精确注射方案、术后定位指南和全面风险效益披露的必要性,以及对非典型表现(如无垂直偏差的扭转复视)保持警惕的重要性,以便及早诊断肉毒毒素引起的下斜肌麻痹。
参考文献
1. Zuo X, Yang D. Acquired bilateral inferior oblique muscle paralysis following facial injections of botulinum toxin. Eur J Ophthalmol. 2025 Aug 13:11206721251367813. doi: 10.1177/1120672125136781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802057.
来源:btxa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