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超长效基础胰岛素多人群研究证据更新

来源:医学论坛报 2011.09.22
我要投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 母义明

       作为新一代基础胰岛素,德谷胰岛素(Insulin Degludec)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经皮下注射后形成可溶的多六聚体构型,从而持续、缓慢吸收入血,具有超长效和平稳的作用特点。本次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年会发布的最新研究中,研究者分别在成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及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中,观察了德谷胰岛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成人1型糖尿病 德谷胰岛素半衰期为甘精胰岛素的2倍

      德国海斯(Heise)等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比较稳态下固定剂量(0.4、0.6、0.8 U/kg,qd)德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摘要号1046),显示德谷胰岛素的半衰期是甘精胰岛素的2倍,且具有分布更加平均、稳定的特性。

      该研究显示,德谷胰岛素在治疗第8天给药后的全天24小时血清浓度在第1个12 h和第2个12 h间均等分布(AUC0~12 h,稳态与AUC总体,稳态比值为0.5),而甘精胰岛素在第1个12 h浓度较高(AUC0~12 h,稳态与AUC总体,稳态比值为0.6)。德谷胰岛素各剂量组累计的低于或高于平均葡萄糖输注率(GIR)的AUC(AUCFGIR,稳态)[0.25、0.37、0.38 mg/(kg·min)]均低于甘精胰岛素[0.39、0.54、0.73 mg/(kg·min)]。德谷胰岛素在末次给药后120 h仍能在血清中检出,而大多数接受甘精胰岛素治疗者在给药后36~48 h血清浓度就低于可定量范围下限。德谷胰岛素的平均终末半衰期是甘精胰岛素的2倍(分别为25.4 h和12.5 h)。

成人2型糖尿病 德谷胰岛素具平稳降糖效应

     德国诺塞克(Nosek)等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价稳态下德谷胰岛素(0.4、0.6、0.8 U/kg)的量效关系(摘要号1055),证实其作用持续时间超过24 h,具有平稳的降糖效应。

      治疗第6天进行正糖钳夹试验(将血糖钳夹至5.0 mmol/L)可见,德谷胰岛素各剂量组24 h GIR都平坦稳定(图),且总体降糖效应随剂量增加呈线性增加。24 h期间,德谷胰岛素各剂量组降糖作用在第1和第2个12 h间均等分布。直至24 h观察结束,所有患者血糖水平都接近钳夹水平(最后10 min平均血糖为5.0~5.1 mmol/L)。德谷胰岛素的估计终末半衰期为25.1 h。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 德谷胰岛素仍具超长效作用

     德国丹内(Danne)等在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与成人中观察德谷胰岛素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摘要号1047),发现德谷胰岛素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仍具有超长效作用的特点。

      研究结果显示,给药后72 h,在儿童、青少年及成人患者中均可检出德谷胰岛素。而且,与成人相比,儿童和青少年具有德谷胰岛素暴露量更大的趋势,配对比较AUC0~∞可见,儿童/成人=1.48 [95%可信区间( CI)为 0.98~2.24],青少年/成人=1.33 (95% CI为1.08~1.64)。同时,儿童、青少年中德谷胰岛素最大药物浓度与成人无显著差异,各年龄组低血糖发生数量也无差异,未见严重低血糖事件。

■ 结语
      综上可见,无论在成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还是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中,德谷胰岛素都具有平稳、持久的超长效药代药效特点,提示了其作为新一代超长效基础胰岛素的临床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