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资讯
进展
指南
用药
病例
会议
专栏
e信使
e脉播
e调研
e学院
发论文
知识银行
麦粒商城
计算公式
医学检验
医脉人才
最强医脑
工具
医学助考
选刊投稿
经典病例:CLL转化为巨球蛋白血症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2012.06.07
我要投稿
作者: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王庆余等
【病例资料】
患者男,64岁,1995年4月因感全身乏力,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厲第一医院就诊。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WBC)19.2×10
9
/L,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具体不详),
血红蛋白
(Hb)75g/L。
B超提示
:肝、
脾大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Coomb’s试验阴性。
骨髓检査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0.18,增生受抑,淋巴细胞占0.71,其中原幼淋占0.05,成熟淋巴细胞占0.66,淋巴细胞胞核大,胞浆量不等,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大小不等。
诊断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治疗
入院后经口服“瘤可燃”(具体用量不详)治疗后,复査骨髓提示:“基本缓解”,好转出院,院外服用
泼尼松
治疗2周(具体用量不详)。
随访及进展
之后定期复查血常规(1995年6月至2006年9月):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血红蛋白(1995年6月至2000年11月)波动在95~124g/L。1995年5月至1999年5月多次复查骨淋巴细胞<0.40,后未定期复査骨髄。2001年3月随访血常规出现血红蛋白减低,波动在75-130g/L;未予特殊处理。2003年3月始,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波动在65~85g/L;自行服用中药治疗。
2004年6月因牙龈出血再次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复查骨髓提示:骨髄增生活跃(+~++),淋巴系异常增生占0.70。血常规:WBC5.2×10
9
/L,血小板(PLT)75×10
9
/L,Hb74g/L。再次入院治疗,入院后因考虑到患者外周血象低,未进行化疗,予以“干扰素”(每次300U)治疗,症状好转出院。院外共使用干扰素56支,后未定期随访。
院外血常规示:血红蛋白有所上升,最高升至109g/L。2005年7月
贫血
症状加重,血常规示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再次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Coomb’s试验阴性。予干扰素、安雄治疗,效果欠佳。2006年4月再次因牙龈出血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复査骨髓:骨髓增生活跃(++),淋巴细胞占0.28。血象:WBC4.6×10
9
/L,PLT 56×10
9
/L,Hb 68.7g/L,网织红计数:0.03。未予治疗。
上述结果提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情平稳,但贫血原因不明。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2006年9月15日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治疗。
巨球蛋白血症
检查
血淸
蛋白电泳
检査
:γ+MM(63.1%);免疫球蛋白IgM(9.18g/L);
血常规
:WBC4.65×10
9
/L,PLT63×10
9
/L,Hb55g/L,网织红计数:0.04。
肝肾功能
:总蛋白(107.3g/L),球蛋白(80.0g/L),尿酸(489μmol/L)。
免疫固定蛋白电泳
提示:患者血淸免疫球蛋白IgM及轻链k部位有明显免疫附着。
腹部彩超
提示:肝实质回声增多,管壁反射增强;脾大;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骨髄图片
提示:骨髓增生活跃,淋巴细胞占0.49,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幼淋及
浆细胞
样淋巴细胞可见,红细胞可见排列呈缗钱状现象。
诊断
巨球蛋白血症。
治疗
予
血浆置换
术,术后予FC方案(
氟达拉滨
50mg/d×3,
环磷酰胺
600mg/d×1)联合化疗及促
红细胞生成素
(EPO)等治疗好转。
APP内打开
最新评论(
0
)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