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公布:医院绩效考核又添新指标,聚焦3项重大改变 | 医脉政事儿

来源:医脉通综合 2025.07.09
我要投稿

跟着医脉通

10分钟了解医周政事儿

********

 

本周关键词:非处方药,医药绩效考核,商保创新药目录,手术叫停

 

1.国家药监局:两款常见药转换为非处方药

 

6月2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抗感解毒片舒筋活络止痛膏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公告》,称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规定,经国家药监局组织论证和审核,抗感解毒片和舒筋活络止痛膏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

 

公告称,请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于2026年3月19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等有关规定,就修订说明书事项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将说明书修订的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另外,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规定内容之外的说明书其他内容,按原批准证明文件执行,药品标签涉及相关内容的,应当一并修订,自补充申请备案之日起生产的药品,不得继续使用原药品说明书。(国家药监局)

 

2.国家卫健委公布:医院绩效考核又添新指标,聚焦3项重大改变

 

6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操作手册(2025 版)》,遵循稳定性、统一性、准确性和简洁性原则,在2024版基础上对22项指标进行了调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指标体系中,包含指标55个(定量50个,定性5个)、新增指标1个,其中国家监测指标26个。

 

其中增加了指标监测内容,该版本在指标37-41的延伸指标中追加剔除纳入创新药应用指导目录中药品收入,以更真实反映医院药品结构和成本控制能力;还增加了最新政策文件的支撑,将最新规范性文件作为指标统计依据,如在门诊、住院结构性增长的指标设计上,强化了对“首诊在基层”“双向转诊”机制落地的绩效引导;另外进一步明确了指标内涵,根据专家意见和政策要求细化指标意义和说明。(国家卫健委)

 

3.本月起,内蒙古施行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结算分级管理

 

6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实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分级管理的公告》称,从7月1日起,内蒙古对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开展医保结算分级管理。分级管理仅涉及定点医药机构的医保结算范围,参保群众门诊统筹等待遇政策不变。

 

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结算类别分为A、B、C三级。A级开通医保个人账户结算服务;B级开通医保个人账户及门诊统筹结算服务;C级开通医保个人账户、门诊统筹、门诊慢特病、门诊特殊用药、居民“两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结算服务。参保群众就医购药,可根据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结算等级享受个人账户、门诊统筹、门诊慢特病等医保待遇。医药机构不具备相应级别开通条件,或存在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无法获得对应的医保结算资格。(内蒙古自治区医保局)

 

4.注意:又一省开展2025年医疗保障基金省级飞行检查

 

6月30日,湖南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医疗保障基金省级飞行检查的通告》,显示本次检查时间为2025年7月-9月,具体检查2023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期间医保基金使用情况。针对医疗机构,重点核查超长住院、频繁住院、结队住院以及利用困难群众、大病患者优厚待遇骗保;药品招标采购中“只采不用,使用高价非集采产品”等问题。

 

此外,涉嫌不正之风和腐败线索也被列入重点检查范畴。具体如下:拉拢诱导参保人虚假住院、收集医保凭证空刷套刷、无资质人员冒名违法开展诊疗活动、伪造医学文书、虚构医药服务项目,重点核查超长住院、频繁住院、结队住院以及利用困难群众、大病患者优厚待遇骗保等问题;异地就医、处方流转相关医保违法违规问题,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高套分组、冲高点值、转嫁费用”、诱导困难群众低标入院、药品招标采购中“只采不用,使用高价非集采产品”等问题,涉嫌不正之风和腐败线索;医保基金使用管理制度建设、实施等内部控制情况。(湖南省医保局)

 

5.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征求意见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文件,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5年将制定第一版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主要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但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

 

据介绍,如果独家药品是2020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或者是2025年6月30日前,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罕见病治疗药品,均可以单独申报商保创新药目录或同时申报商保创新药目录、基本目录。2025年目录调整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公布结果5个阶段,基本目录调整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制定同步进行。(新华社)

 

6.有“网红医生”借科普敛财!国家卫健委:不要轻信

 

7月4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表示。当前,医疗科普是短视频平台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医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来传播健康科普知识。但是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牟利工具,滥用专业权威为自己背书,假借科普名义违规导医导诊,线上问诊,线下引流,直播带货甚至高价开药,还有的通过夸大治疗效果、虚构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误导公众、敛财牟利。

 

国家卫生健康委提醒,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和广告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请大家不要轻信,防止上当受骗。按照相关规定,患者需在线下实体医疗机构完成首诊并明确诊断后,才可通过具备资质的互联网医院进行复诊。(央视新闻综合)

 

7.紧急叫停!国家卫健委发文,禁止这两项手术

 

7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两则重要通知,禁止两项手术,涉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治疗。两则通知分别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通知》,明确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空肠回肠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督促辖区内医疗机构停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停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并做好有关患者的随访服务等工作。通知还明确,在本通知印发后仍使用相关技术应用于相关疾病治疗的机构和人员,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依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其予以严肃处理。(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