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今年年底前,全国97%地市必须开设这个门诊! | 医脉政事儿

来源:医脉通综合 2025.09.18
我要投稿


跟着医脉通

10分钟了解医周政事儿

********


本周关键词:退保,医疗科普,睡眠门诊,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


1.国家医保局出大招:“退保”将倒查1-2年


9月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7日17:00。《草案》共5章57条,对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详细规定,其中包括针对医疗机构的“退出协议前检查”,具体为:


定点医药机构申请解除服务协议或者不再续签服务协议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可以视既往协议履行情况、提出解除协议的原因,或根据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的要求,对该机构1至2年内医疗保障基金结算费用开展核查。对于核查未发现问题的,可解除或者不再续签服务协议;对于核查发现涉嫌违法或违反服务协议使用医疗保障基金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后,方可解除或者不再续签服务协议。(国家医保局


2.国家卫健委: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


9月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白露)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表示,健康科普是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健康科普信息,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科学权威的健康科普知识,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三个方面的提示:一是通过权威机构获取,例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的官方网站和公众号等等。二是通过具备资质的医务人员的自媒体账号获取,按照规定,各网站平台必须在账号的主页显著位置展示认证信息,比如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护士执业证等相关资质证件的名称、专业范围等等。三是拒绝假科普、真带货,以科普名义违规导医导诊、带货牟利的均涉嫌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根据相关规定,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的内容。(国家卫健委)


3.又有3家县人民医院晋升三级甲等!


9月8日,江西省卫健委发布了关于江西省胸科医院等10家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结果的通知。根据通知,又有三家县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成为三甲县级人民医院了。


通知显示,经研究,同意江西省胸科医院、江西省肿瘤医院、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南昌市第九医院、南昌市生殖医院、于都县人民医院、兴国县人民医院、南昌县人民医院等10家医院通过江西省第四周期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宁都县人民医院通过三级乙等医院的评审,有效期自2025年9月4日到2029年9月3日。(看医界)


4.上海十四部门联合发文:医疗领域这些行为将被重罚


9月9日,上海市卫健委等十四部门关于印发《落实〈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任务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反腐任务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方案》主要提出三大工作重点:一是压实主体责任,深化购销治理,紧盯关键环节,将行风管理融入行政管理全流程,加大执法办案力度,规范检测样本外送等行为,加强新型问题研判预警,推进药品耗材追溯码应用,引导企业规范经营,督促社会组织加强自律。二是深化制度建设,纠治服务乱象,聚焦突出问题,巩固整治成效,落实公立医疗机构20项行风管理核心制度,严肃处理侵噬群众利益等行为,重点查处多领域违法违规问题,整治殡葬涉医乱象,协同推进医保基金专项整治。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推进长效建设,发挥纠风机制作用,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密切联系纪检监察机关。统筹实施跨部门综合监管等,推动医疗机构加强文化法治建设,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开展医德考评,加强社会监督员队伍建设,鼓励社会监督。(上海卫健委)


5.国家卫健委:今年年底前,全国97%地市必须开设这个门诊!


9月11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介绍,我们围绕“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日常疾病在基层”目标,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进展如下: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中西部、基层延伸下沉,城市公立医院对口支援帮扶基层,全国巡回医疗成制度安排。二是促进分级诊疗,各级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完善首诊负责制,建立远程服务网络,取消门诊预交金、调整住院预交金。三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多举措改善就医体验,今年加大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雷海潮提及到今年年底,99%的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能够提供心理门诊服务,97%的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可以提供睡眠门诊服务。这对于缓解一部分居民心理焦虑倾向,解决他们的情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帮助。(国家疾控局)


6.三甲医院被通报!花费财政资金制作迎检PPT,与“过紧日子”要求不符


9月12日,据温州市纪委监委官网消息,温州市委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市纪委办公室对5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温州市中心医院因花费财政资金制作使用效益低的迎检PPT,与“过紧日子”要求不符而被通报。


通报表示,温州市中心医院花费财政资金委托第三方制作电子演示文稿,与“过紧日子”要求不符。2025年4月,温州市中心医院为迎接上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检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设计制作汇报用的电子演示文稿。上述电子演示文稿仅为迎检制作,适用场景单一、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与“过紧日子”要求不符。(清廉温州)


7.1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发布


9月12日,据中国人大网发文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于2025年9月12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该法旨在预防和减少事件发生,控制、减轻危害,保障公众生命健康与国家安全。


预防与应急准备方面,加强风险源头管理,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相关单位要制定预案并演练,推进场所建设与改造,提升机构和人员能力,加强人才培养与培训。监测预警环节,构建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报告制度,规范报告流程,明确预警发布主体和措施。应急处置时,实行分级响应,政府组织处置并发布信息,相关机构开展调查、救治等工作,必要时可临时征用物资。保障措施涵盖经费安排、基地与平台建设、物资保障、人员保障等。法律责任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机构及个人在应对工作中的失职、违规等行为的处分与处罚规定,该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国人大网)


8.又一市发文:整治民营医疗机构诊疗乱象


9月15日,绥芬河市卫生健康局发布《关于公开民营医疗机构诊疗乱象 举报内容及相关事宜的通告》,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民营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严厉打击违规执业、医疗诈骗、虚假宣传等诊疗乱象,净化医疗行业环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文件明确3项举报内容:1.违法违规执业行为:包括医疗机构无资质或超有效期执业;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资格不合法(如未注册、多点执业未备案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等情况。2.医疗欺诈行为:虚构疾病诊断,将常见疾病夸大为疑难重症,收取高额诊疗费用;夸大治疗效果,对患者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编造虚假病历资料诱导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诊疗服务,过度诊疗等。3.虚假宣传行为:通过各类媒体、网络平台、线下传单等方式,对医疗机构资质、医疗技术、诊疗效果、专家团队等进行虚假、夸大宣传,骗取群众信任,误导患者就医。(绥芬河市卫健局)


9.国家卫健委发文:增设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


9月17日,国家卫健委发文宣布开展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增设工作,此举旨在进一步健全我国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据悉,国家卫健委结合地方申报、国家复核和综合评估情况,决定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分别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精神疾病区域医疗中心。


通知明确要求,各相关省级卫生健康委持续支持和指导辖区内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实“十大功能定位”。此外,国家卫健委还强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已设置的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建立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共同落实发展目标,发挥好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