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会2017]武剑教授:老年晕厥诊治,看看美国最新指南怎么说
导读:2017年3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与美国心律协会(HRS)联合颁布了第一部晕厥
评估和管理指南。针对其中老年人晕厥的诊治问题,在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的老年心血管病论坛上,来自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武剑教授准备了专题演讲。武剑教授因故未能到场,现场报告由他人代为讲解。
医脉通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晕厥是一种突发、短暂、完全意识丧失的临床症状,无法维持姿势性肌张力,症状可迅速自发缓解,发病机制可能是大脑低灌注。需要明确的是,非晕厥原因所致意识丧失,即非大脑低灌注所致意识丧失,包括癫痫
、头部外伤、假性晕厥、低血糖
、酒精中毒
、代谢性疾病等,不属于此概念范畴。
老年人与晕厥
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显示,晕厥的患病率大约为19%,女性多于男性(22% vs. 15%),好发年龄为20、60和80岁,男性第三个发病高峰比女性提前5~7岁,70岁以后,晕厥的患病率急剧增加。
不难看出,老年人属于晕厥的高发人群。老年性晕厥具有一些独特的临床特点,部分患者存在认知障碍,病史采集困难,研究显示,大于75岁的老年人晕厥的年发病率为7%,2年复发率为30%。老年人晕厥相关的住院和死亡风险更大,大于80岁的患者中,58%需要住院治疗。
老年人发生晕厥复发有诸多预测因素,包括男性、年龄、主动脉狭窄、肾功能受损、房室传导阻滞或左束支传导阻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以及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的药物等。
由于老年人具有年龄相关的症状表现和功能变化,导致老年性晕厥的发生率较高,并且多数为多因素引发的晕厥。老年晕厥患者急性期潜在病因重,合并症多,提示短期预后及长期预后均较差。
美国指南推荐,应对所有晕厥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初始评估时进行静息12导联心电图检查,推荐评估晕厥病因,同时评估患者的短期及长期晕厥风险。初始评估过程中,晕厥患者出现可能与晕厥相关的严重疾病时,推荐至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I类推荐)。
此外,每位晕厥的患者在初始评估后均应进行危险分层;并且应同时进行短期预后和长期危险因素评估(I类推荐)。
不同类型的老年性晕厥
老年性晕厥大致可分为反射性晕厥、心源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和不明原因跌倒。由于发病机制类似,各种晕厥之间也存在相互的重叠。接下来将对不同类型的老年性晕厥进行分别介绍。
老年心源性晕厥
在所有的晕厥当中,老年心源性晕厥占比并不是最多的,但长期随访发现,心源性晕厥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原因所致晕厥。临床和初步评估怀疑为心源性晕厥的患者,需要予以重视。美国晕厥指南指出:
血管迷走性晕厥
神经反射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血管抑制)和/或心脏抑制,引起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有如下特点:
➤ 发病率为20~29岁及70岁两个高峰;
➤ 老年患者多表现为血压下降,而年轻患者多表现为心率下降;
➤ 合并服用利尿剂及降压扩血管药物,可增加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率;
➤ 前驱症状短或无,诱因往往不明确;
➤ 也可表现为不明原因跌倒。
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直立倾斜试验相对安全,建议对不明原因晕厥老年患者进行该项检查;
➤ 直立倾斜试验提示为单纯血管抑制性迷走性反射性晕厥患者,对起搏器无效;
➤ 米多君、氟氢可的松
均同时升高卧位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慎用;
➤ 伴有心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摄入水盐、服用氟氢可的松需慎重。
颈动脉窦综合征
颈动脉按摩过程中,出现临床晕厥,同时伴有心脏停搏大于3秒或房室传导阻滞,和/或明显的收缩压下降≥50mmHg者,即颈动脉窦综合征。存在颈动脉杂音、3个月内TIA、卒中
或心肌梗死
的患者为按摩禁忌,检查前需完善颈动脉超声或多普勒检查。
该综合征50岁以下发病少,60岁发病率为2.4%,70岁为9.1%,80岁20.7%,80岁以上为40.4%,男性患病率为女性的4倍。颈动脉窦综合征发病机制不明,可能的机制包括颈动脉粥样硬、胸锁乳突肌失神经支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导致颈动脉窦高反应性。
颈动脉窦综合征是不明原因老年性晕厥的重要原因。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差,研究表明,95%的颈动脉窦综合征导致晕厥的老年患者存在一过性遗忘,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跌倒。痴呆
或神经系统变性患者颈动脉窦高反应性增加,提示颈动脉窦高反应性属于一种神经老化。
在治疗方面,美国指南指出,颈动脉窦综合征所致晕厥患者建议放置心脏永久起搏器(IIa类推荐)。
老年性不明原因跌倒
指南推荐,老年不明原因跌倒患者应进行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估。
在不明原因跌倒的老年患者中,直立倾斜试验(TT)阳性率36%,颈动脉窦按摩(CSM)14.3%,TT联合CSM在不明原因跌倒老年患者中阳性率61%,晕厥患者中64%。既往经验表明,存在面部摔伤、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无法回忆摔倒经过等特点,均提示可能是伴有一过性遗忘的晕厥。
老年情境性晕厥
老年患者常合并退行性病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等,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易出现情境性晕厥。此外,前列腺增生
、夜间尿频易发生排尿性晕厥,便秘
易导致排便性晕厥;老年人虚弱易出现因血压心率下降所致的晕厥。
对于此类患者,治疗时应避免诱因,适当情况下鼓励患者增加液体和盐的摄入,适当减少降压药物和利尿剂的使用。
老年直立性低血压
卧位或坐位变为直立位时,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即为直立性低血压,发病机制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75岁以上直立性低血压的患病率高达30%。
对于神经性低血压,指南推荐的治疗包括:
[非药物治疗]
➤ 紧身衣建议至少到大腿以上,甚至包括腹部;
➤ 肢体等张动作;
[药物治疗]
➤ 米多君、氟氢可的松均可升高卧位血压,高血压慎用;
➤ 屈昔多巴、吡啶斯的明以升高立位血压为主,老年人可用;
➤ 奥曲肽适用于餐后立位低血压。
老年性晕厥与脑血管病
对老年晕厥患者需详细进行神经系统问诊和查体,警惕急性血管事件,多学科综合诊疗方式值得推崇。美国晕厥指南认为:
➤ 病史和体格检查不具备神经系统病变特征的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检出率低,不推荐常规颅脑CT、MRI检查(III类推荐);
➤ 脑电图配合直立倾斜试验有助于鉴别假性晕厥、癫痫性惊厥
及惊厥性晕厥(IIa类推荐)。
小结
➤ 老年人为晕厥高发人群,住院和死亡风险更大,需引起重视;
➤ 老年性晕厥发病原因复杂,同时存在多种因素及诱因,存在很大一部分不明原因晕厥患者,需详细进行评估;
➤ 老年性晕厥分类包括心源性晕厥、反射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
➤ 部分老年人不明原因跌倒与晕厥相关,需进行自主神经评估;
➤ 老年性晕厥需详细进行神经系统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 多科协作建立晕厥诊疗中心对提高诊断率帮助很大。
点击进入长城会专题报道,更多内容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