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川教授:ETV、TDF和TAF,哪个更能降低慢乙肝患者低病毒血症风险? | EASL 2022
医脉通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
低病毒血症(LLV)的定义为接受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TAF)治疗且依从性好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治疗至少48周及以上,用高灵敏度的定量PCR法(最低检测限为10~20 IU/mL)仍可检测到HBV DNA,但<2000 IU/mL。据报告,LLV与CHB患者的不良结局相关。
在2022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年会(EASL 2022)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蔡大川教授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比较了接受ETV、TDF或TAF治疗的CHB患者的LLV风险。结果显示:与ETV相比,TDF和TAF在降低CHB患者LLV风险方面更优。
比较接受ETV、TDF或TAF治疗的CHB患者的LLV风险
(摘要号:SAT447)
研究方法
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ETV、TDF或TAF一线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临床资料。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发生LLV的风险因素。
研究结果
共纳入1043例患者(ETV、TDF和TAF组分别为685、284和74例)。基线时,ETV、TDF和TAF组的平均HBV DNA水平分别为5.6(SD:1.3)、5.6(SD:1.2)和5.5(SD:1.1)log10 IU/ml。约半数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三组HBeAg阳性患者分别为46.1%、56.7%和54.1%)。在接受中位100.0(IQR:66.0-192.0)周抗病毒治疗后,ETV、TDF和TAF组的LLV发生率分别为30.2%(207/685)、34.9%(99/284)和28.4%(21/74)(p=0.31)。
单变量分析发现,女性、年龄、抗病毒治疗时间、肝硬化和基线参数[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eAg状态、HBV DNA水平、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LLV显著相关(p<0.05)。
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发现与ETV相比,TDF(校正OR:0.59;95%CI:0.40-0.88;p=0.01)和TAF(校正OR:0.50;95%CI:0.26-0.96,p=0.04)可显著降低CHB患者的LLV风险。
研究结论
与ETV相比,TDF和TAF在降低CHB患者LLV风险方面更优。
蔡大川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
•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副主任
•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副主任
•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肝病专业组组长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青年委员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重症肝病学组委员
• 重庆市医学会肝病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 重庆市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
• 重庆市医院协会传染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遗传代谢性肝病协作组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30(02):131-136.
2.Wang X, Cai D, Juan Z. Low-level virem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receiving entecavir, tenofovir and tenofovir alafenamide. EASL 2022. Abrasts SAT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