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岭教授 | 把握精准治疗发展方向,注重青年医师人才培养

来源:医脉通 2023.01.17
我要投稿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编者按


2023年1月7日,由北京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共同主办“2023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以网络+现场会议形式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汇聚国内泌尿男生殖系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对2022年泌尿男生殖系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盘点,传递泌尿肿瘤治疗最新进展,探讨研究背后的临床意义。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有幸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长岭教授接受采访,谈一谈前列腺癌的诊疗进展及对中青年泌外医师的寄语期望。

 

李长岭专家介绍.png

 


医脉通:作为第三届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的大会主席,值此新年之际,您对我国中青年泌尿领域工作者有何期许?以及您对泌尿肿瘤青年论坛有何感想?

 

李长岭教授: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已连续召开三届,在岁末年初之际举办大会既是对全年泌尿肿瘤领域重点、热点学术研究的总结盘点,又是对新年新发展的展望及规划。三年以来,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的规模越来越大,邀请到越来越多的泌尿男生殖系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和优秀的青年学者参会,同时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还有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的领导们都对青年论坛寄托了强烈的希望,青年兴则事业兴,青年强则事业强,本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各个学会对学科发展和中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视。中青年医师是我们的泌尿外科事业的中坚,也是事业的未来。青矜之志,履践致远,中青年医师需抱持这样的信念,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和中国抗癌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用的贡献。

 

医脉通:中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前列腺癌患者的诊疗现状以及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长岭教授: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化方式的改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存在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我们中国泌尿外科医生一定要使大众认识到前列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尤其重要,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查体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便于早期发现肿瘤,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目前泌尿肿瘤领域的外科技术不断发展,由于前列腺癌的年轻化趋势,我们也在不断提升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术,尽量为患者保留排尿功能和性功能。肿瘤治疗步入“精准医学时代”,前列腺癌诊疗领域也推出了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的理念,影像学技术例如PSMA PET/CT、MRI靶向穿刺等新型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期待更多临床医生加入到精准医学的探索队伍中来,造福更多患者。

 

医脉通:目前ADT联合化疗或雄激素受体(AR)通路抑制剂逐渐成为转移性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mHSPC)的标准治疗,多项国际研究如PEACE-1和ARASENS研究等开始探讨三药联合方案在mHSPC中的疗效,您如何看待三药联合方案的未来?

 

李长岭教授:随着肿瘤科普事业的发展和大众早筛早诊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前列腺癌患者能在早期被发现,但临床中仍有约60%的患者就诊时已是mHSPC。近年来,这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已由单一的雄激素剥夺疗法(ADT)转变为ADT联合治疗。基于2022 ASCO会议的多项研究成果,ADT+新型内分泌治疗(NHT)+化疗的三联疗法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前列腺癌相比其他瘤种存在着明显的肿瘤异质性,因此三联疗法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多种药物联合的三重作用机制来控制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但需注意的是,三联疗法的试验结果尚有争议,我们仍需谨慎评估三联疗法的潜在疗效。前列腺癌药物和治疗方案层出不穷,精准治疗是大势所趋、必由之路,根据肿瘤类型、分层及基因分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将成为我们新的诊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