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ASH丨杨仁池、薛峰教授:立足实践,再添新证,中国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谱写血友病治疗新篇章

来源:医脉通 2023.12.12
我要投稿

血友病A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血友病诊疗体系的完善以及凝血因子VIII(FVIII)类药物的涌现,血友病患者治疗结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FVIII类药物替代治疗仍存在诸多局限,难以充分满足血友病患者治疗需求,临床亟需更佳治疗药物。非因子药物艾美赛珠单抗的出现为血友病患者带来新选择,对艾美赛珠单抗在真实世界中应用状况的全面分析和经验总结至关重要。


2023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12月9~12日隆重召开,期间重磅公布了艾美赛珠单抗中国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结果,为血友病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值此之际,医脉通特别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杨仁池教授、薛峰教授基于中国血友病治疗现状,深入解读本项有关艾美赛珠单抗治疗的中国血友病A最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的结果及意义。




医脉通:血友病作为罕见病中的常见病,患者数量较多,需要引起临床广泛关注。能否请您结合目前我国血友病治疗现状谈谈该群体存在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


杨仁池 教授

血友病治疗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目前仍存在未满足需求。首先,中国血友病治疗药物可及性仍有待提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其次,既往血友病治疗药物以FVIII类药物为主,其半衰期较短,患者需要频繁静脉输注以维持体内FVIII水平,依从性较差;最后,近1/3的重型血友病A患者产生抑制物,导致患者FVIII类药物预防治疗难以继续,关节病变发生率增加,治疗出血的难度增加,治疗负担较重1


医脉通:艾美赛珠单抗中国最大规模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入选本次ASH大会壁报展示,受到血友病治疗领域高度关注。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该项研究的背景以及纳入的患者具有哪些特征?


薛峰 教授

血友病患者由于需要频繁静脉输注FVIII类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其中,血友病患儿治疗依从性问题尤为严峻。此外,FVIII类药物抑制物的产生也会影响血友病患者治疗结局。随着对疾病探索的不断深入,非因子类药物艾美赛珠单抗的出现为血友病治疗提供了新选择。艾美赛珠单抗半衰期长、采用皮下注射给药、无抑制物发生风险且治疗获益不受抑制物影响。然而,目前中国血友病患者接受艾美赛珠单抗治疗的真实世界经验不足,因此,开展真实世界研究至关重要。


本项真实世界研究,基于我国血友病治疗现状,纳入的患者中,89.8%为儿童患者,33.1%为伴抑制物患者,评估艾美赛珠单抗对这两类患者的疗效,以期为解决血友病治疗难题提供参考2。同时,本项研究是迄今为止关于艾美赛珠单抗在国内参与中心最多、患者数量最大、最全面的真实世界研究,对指导血友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脉通: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项真实世界研究的主要结果?


杨仁池 教授

在本项真实世界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全国27家中心*参与了病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感谢这27家兄弟医院的支持,也感谢血友病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本项研究共纳入接受艾美赛珠单抗治疗的伴/不伴抑制物的127例血友病A患者数据,其中,近九成患者<18岁,33.1%的患者伴抑制物。结果显示,接受艾美赛珠单抗预防治疗的患者,中位年化出血率(ABR)为0.5,年化关节出血率(AJBR)为0,零出血率达52.8%,且安全性良好。本项研究结果与既往临床试验数据基本一致,证实了艾美赛珠单抗对中国血友病患者治疗安全有效。


表1.血友病患者接受艾美赛珠单抗预防治疗结局比较

1702371254253985.png


儿童时期是血友病治疗的关键期,患儿及早接受预防治疗至关重要。由于血友病患儿静脉通路建立困难、FVIII类药物半衰期短需要频繁输注导致治疗依从性差,影响患儿健康成长,不少血友病患儿选择接受艾美赛珠单抗预防治疗。本项研究证实,艾美赛珠单抗可减少出血,保护关节健康,是血友病患儿治疗优选。


薛峰 教授

本项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艾美赛珠单抗对血友病治疗安全有效,接受艾美赛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位ABR降低了90%(P<0.001),AJBR、靶关节数、颅内出血数、抑制物滴度均显著改善(P<0.05),患者无法上学/工作天数显著减少(P<0.001)。


此外,本项研究将患者分为低剂量预防治疗组和高剂量预防治疗组,两组患者在ABR、AJBR、零出血患者比例、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值得注意是,与高剂量组患者相比,低剂量组患者的鼻出血发生率显著较高(8.0% vs 0%,P=0.037),存在靶关节的患者比例显著较高(16.0% vs 1.0%,P=0.005)。


医脉通:中国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结果验证了艾美赛珠单抗的疗效。能否请您谈谈非因子药物艾美赛珠单抗将对血友病治疗领域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未来血友病治疗有何指导意义?


杨仁池 教授

非因子类药物艾美赛珠单抗的上市,为血友病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接受艾美赛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可告别频繁静脉输注,仅需每周、每两周甚至每月一次皮下注射即可减少出血,让更多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薛峰 教授

艾美赛珠单抗作为第一个获批的非因子类药物,真正揭开了血友病治疗领域新篇章。有条件的患者应接受足剂量艾美赛珠单抗治疗,以达到更佳治疗结局。期待未来更多血友病A患者能够获益于艾美赛珠单抗预防治疗,让自由生活不再是梦想!


总结


艾美赛珠单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已获HAVEN 1-7系列、AOZORA、STASEY等众多临床研究充分验证,相关临床研究进展频频登上ASH年会这一国际学术舞台,充分展现了国际血液学界对艾美赛珠单抗的关注及重视。此次中国最大规模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结果亮相ASH年会,是中国血友病治疗发展紧跟国际前沿的充分体现。超半数患者零出血、中位AJBR为0、中位ABR仅为0.5等出色研究结果,也为中国血友病患者的治疗,特别是儿童及伴抑制物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方向指引。


640 (1).png

杨仁池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与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亚太血友病协会指导委员会成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止血与血栓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第二届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罕见病联盟血友病学组主任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血管生物学组副组长

中国罕见血液病工作组组长、全国血友病协作组组长


640 (2).png

薛峰 教授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副组长

中国罕见病联盟血友病学组副秘书长

中国血友病青年协作组常务理事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天津市血液与再生医学会理事

在NEJM、Lancet Haematology、JTH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参考文献
1.杨仁池主编.中国血友病管理指南(2021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Yuan Xu,et al.2023 ASH.Abstract 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