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莉教授:影像为眼,创新药为矛,银屑病关节炎早期诊疗未来“可”期

来源:医脉通 2024.01.12
我要投稿

前言


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7%~42%的银屑病可发生PsA,且随着银屑病病程的延长其患病率逐渐升高[1]。PsA病程迁延且容易复发,致残率高,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严重受损,早期诊断尽早干预对于改善PsA预后至关重要[2]。影像学技术是PsA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也是PsA早期发现及治疗评估的关键。


治疗方面,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出现为PsA的治疗带来新希望,可全面改善PsA患者外周关节炎、中轴病变、指趾炎、附着点炎、皮损和甲病等六大疾病维度症状[3-7],是PsA治疗的革命性突破。近期,司库奇尤单抗获批PsA适应症,成为我国PsA治疗领域首个获批的生物制剂。值此契机,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卓莉教授就PsA中影像学的价值及PsA诊疗进展展开讨论,以期为更多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医脉通:影像检查对于诊断银屑病关节炎至关重要,我们了解到,您是中国医师学会风湿免疫专委会影像学组组长。能否请您谈谈影像学对于银屑病关节炎的价值?


张卓莉教授: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炎,临床并不少见,相当一部分银屑病患者会发展为PsA。且PsA是一种异质性极强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影像学技术是PsA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有重要临床价值。正因为此,多年来我一直带领团队推动影像学技术,尤其是新型影像学技术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传统影像学技术X线平片可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和新骨形成,在CASPAR分类标准中,X线所见的关节异常仍是PsA的重要诊断依据。然而PsA早期的关节炎、附着点炎或指趾炎等炎症性改变是无法通过X线来发现的,这就使得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新型影像学技术,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临床上主要使用超声辅助以外周表现为主的PsA的诊断以及评估。超声技术可以在疾病早期发现指趾炎、腱鞘炎、滑膜炎,以及软组织炎症,从而提升PsA早期的诊断率。此外,新型影像学技术还有助于PsA的精准分型。PsA有外周关节炎、中轴病变、附着点炎、指趾炎、皮肤病变、甲病变等六大维度的主要表现,以我们中心的研究数据为例,单纯通过体格检查,PsA患者附着点炎的诊断率只有6.8%,但是借助于超声,附着点炎的诊断率可以提升至58.6%。而MRI可以早期发现骶髂关节、腰椎等部位的骨水肿,是中轴受累的重要诊断手段,也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提供了重要依据。


除此之外,影像学技术也是疾病评估的重要手段,对于PsA的长期管理以及改善预后都十分关键,是PsA全程管理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作为临床医生不仅仅要收集患者的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技术将会助力患者管理,进一步促进PsA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改善长期预后。


医脉通: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出现明显提高了银屑病关节炎治疗效果,请您谈一谈银屑病关节炎中生物制剂的价值。尤其能否请您介绍下您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经验?


张卓莉教授:近年来PsA领域进展迅猛,既往患者更多使用的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及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csDMARDs),但这些治疗药物存在局限性,一方面对于PsA指趾炎、附着点炎以及中轴病变等疗效有限,另一方面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多发。生物制剂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极大地改善了PsA患者的预后。

生物制剂作用靶点多样,目前可用于PsA治疗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IL-17抑制剂,以及IL-12/23抑制剂等。TNF抑制剂对于外周关节炎、指趾炎、附着点炎以及中轴病变都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银屑病皮损的改善相对比较有限。


近年来,随着对银屑病和PsA发病机制的认识,人们发现IL-17A是PsA及银屑病发病的关键细胞因子,不仅参与炎症的发生,更是后续骨破坏和新骨形成的关键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L-17A抑制剂可改善外周关节炎、中轴关节炎、指趾炎、附着点炎、银屑病皮损和甲病等PsA六大疾病维度症状,可全方位满足PsA患者的治疗需求。


司库奇尤单抗是一种IL-17A抑制剂,多年前就已经在中国获批了银屑病适应症,近年来在风湿科也有不少的应用。一方面,司库奇尤单抗可快速清除患者皮损,使相当比例的患者实现皮损完全清除;另一方面,司库奇尤单抗对外周关节炎、指趾炎、附着点炎、中轴病变、甲病等也有很好的疗效。卓越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应用司库奇尤单抗增添了信心。我们中心目前也已经完成了一项司库奇尤单抗治疗PsA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PsA患者在1年治疗后的达标率很高。司库奇尤单抗PsA适应症在中国的正式获批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了一个强有力武器。


结语


PsA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新型影像学技术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为PsA的早期诊断、精准评估提供了重要价值。另外,生物制剂的出现也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预后,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专家简介


1.png

张卓莉 教授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医师学会风湿免疫专委会影像学组组长

中国医院管理学会风湿免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曾经获得20多项科研资助,获得多个奖项

发表文章400余篇,其中SCI文章近200篇



审批码CAS0015369-42861

有效期至2025-01-01

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参考文献
1.苏茵,王彩虹,高晋芳,等.银屑病关节炎诊疗规范[J].中华内科杂志,2022,61(8):883-892.
2.崔然,戴生明.银屑病关节炎的诊治[J].临床内科杂志,2021,38(5):301-304.
3.Mease P, van der Heijde D, Landewé R,et al. Secukinumab improves active psoriatic arthritis symptoms and inhibits radiographic progression: primary results from th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III FUTURE 5 study[J]. Ann Rheum Dis. 2018 Jun;77(6):890-897.
4.Baraliakos X, Gossec L, Pournara E,et al. Secukinumab in patients with psoriatic arthritis and axial manifestations: results from the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hase 3 MAXIMISE trial[J]. Ann Rheum Dis. 2021 May;80(5):582-590.
5.Coates LC, Wallman JK, McGonagle D,et al. Secukinumab efficacy on resolution of enthesitis in psoriatic arthritis: pooled analysis of two phase 3 studies[J]. Arthritis Res Ther. 2019 Dec 4;21(1):266.
6.Nash P, Mease PJ, Kirkham B,et al. Secukinumab provides sustained improvement in nail psoriasis, signs and symptoms of psoriatic arthritis and low rate of radiographic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nail involvement: 2-year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II FUTURE 5 study[J]. Clin Exp Rheumatol. 2022 May;40(5):952-959.
7.Alice B. Gottlieb et al. 2015 ACR. Abstract 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