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靶向,持续探索 | 李娟教授聚焦指南新变,助力初诊FLT3突变AML临床诊疗前行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恶性克隆性疾病。得益于对遗传学认识的加深,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共识分类(ICC)和欧洲白血病网(ELN)等国际组织先后更新了AML的精准诊断和预后分层等相关信息1。中国专家紧跟国际步伐,对《中国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进行了更新,以期让广大血液科医生在第一时间掌握AML的新疗法、新理念。日前,医脉通有幸邀请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娟教授,为我们介绍《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23版)》的更新要点、靶向治疗对AML临床实践的影响、AML靶向治疗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探索方向和中国初诊FLT3突变AML临床诊疗模式,希望能为广大医疗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提供宝贵参考依据。
医脉通:相较于之前的《中国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23版)》的更新要点主要有哪些?
李娟教授:《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23版)》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更新2:①初诊AML增加BCOR、EZH2、SF3B1、SRSF2、STAG2、U2AF1、ZRSR2基因突变的分子学检测;②在预后分组方面,AML患者危险度在预后良好组中CEBPA双突变更新为CEBPA bZIP框内突变,预后不良组中增加了BCOR、EZH2、SF3B1、SRSF2、STAG2、U2AF1、ZRSR2 基因突变及t(8; 16)(p11; p13)/KAT6A::CREBBP和11p15/NUP98基因易位。③增加了疗效评价标准;④在治疗方面做出多项更新。
治疗方面的更新主要包括:①AML治疗由既往以年龄为分层主要标准,更新为综合年龄、体力状态、共病等多种因素评估能够耐受化疗为分层主要标准。②在可以耐受强化疗AML中,增加了化疗联合靶向药物作为初始诱导治疗方案、有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突变的中高危组患者可以在巩固治疗中联合FLT3抑制剂、强调中高危组患者可用去甲基化药物进行维持治疗。③对于不耐受强化疗的患者,增加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和FLT3突变AML可以应用IDH1或FLT3抑制剂。④可检测残留病(MRD)指导分层治疗中给出了MRD分层的监测方法、时间点及阈值。
医脉通:本次指南更新中,针对AML患者一线治疗的多个治疗阶段均推荐应用靶向治疗,而指南的更新为临床医生合理规范化诊治AML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用指导,能否请您结合AML治疗方案介绍一下靶向治疗对AML临床实践的影响?
李娟教授: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具有治疗潜力的靶点相继被发现,FLT3抑制剂、IDH1/2抑制剂、B细胞淋巴瘤-2(BCL-2)抑制剂等一系列AML靶向药物获批上市,彻底改变了AML患者单纯依靠传统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提高生存率的局面,联合或者单独使用靶向药物,可以使AML患者得到更精准的治疗,提高其分子生物学缓解深度及维持时间,最终延长AM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医脉通:目前靶向药物治疗逐渐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能否请您结合2023版指南简要分享一下在过去的2023年里,有哪些重要的AML靶向治疗国内外研究成果?目前正在探索哪些方向?
李娟教授:2023年AML靶向治疗取得了多项成绩,在此分享一下有代表的研究成果:吉瑞替尼诱导、巩固和维持治疗已经展现了良好的疗效。一项美国多中心ⅠB期研究纳入80例患者,评估吉瑞替尼作为强化诱导和巩固化疗方案时的安全和最大耐药剂量,以及作为携带FLT3突变初诊AML患者的单药维持治疗效果。该项研究结果显示,在每天一次接受120mg吉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FLT3突变患者的中位OS为46.1个月,野生型患者为38.7个月,提示可考虑将吉瑞替尼纳入到诱导或巩固化疗方案,以及吉瑞替尼作为初诊FLT3突变AML患者单药维持治疗具有较好安全性和耐药性3。
艾伏尼布维持治疗也在其最新研究结果中表现良好。一项探索IDH1突变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艾伏尼布维持治疗的多中心、Ⅰ期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艾伏尼布维持治疗的16例患者中,2年累计复发率为19%,2年累计非复发死亡率为0%,2年OS率为88%,2年PFS率为81%,安全性良好,提示艾伏替尼作为IDH1突变AML患者移植后的维持治疗,在累计复发率、非复发死亡率、PFS、OS等方面具有初步疗效,同时安全性以及耐受性良好4。
此外,在诱导、巩固和维持治疗阶段,吉瑞替尼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对比米哚妥林联合方案治疗适合强化疗的初诊FLT3突变AML患者的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Ⅲ期HOVON临床研究5也已取得初步疗效,结果将于近日公布。
医脉通:得益于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中国FLT3突变AML治疗领域也开始快速发展。请您展望在可见的未来,中国初诊FLT3突变AML临床诊疗模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李娟教授:FLT3抑制剂吉瑞替尼在FLT3突变AML患者的诱导巩固和维持治疗等各治疗阶段,不断取得进展,以吉瑞替尼为基础的联合治疗也不断取得突破。FLT3突变AML患者在诱导治疗中可以使用化疗与FLT3抑制剂联合的治疗方案,在巩固和维持治疗中可以选择FLT3抑制剂联合或者单药应用,进而达到对FLT3基因突变的持续抑制。
吉瑞替尼在中国成功上市,更好的满足了中国FLT3突变AML患者的精准治疗需求,实现了更多中国患者的获益,相信随着吉瑞替尼在诱导巩固和维持等各治疗阶段的深入探索和各种联合方案的广泛使用,未来将会涌现更多新进展、新突破,中国初诊FLT3 AML的临床诊疗将进入精准化全程管理模式和以吉瑞替尼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模式,从而打破更多AML领域的治疗困境,推动临床实践不断向前更新。
李娟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名医
中山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浆细胞疾病学组组长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国际骨髓瘤协会和亚洲骨髓瘤网成员
主持过或正主持的基金有国自然基金等20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多篇,SCI收录70多篇,以第一负责人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和三等奖,华夏医学奖二等奖,主编专著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