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碧涛教授专访: 从MS发病机制看治疗目标的演变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自身免疫性脱髓鞘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青壮年非创伤性致残的主要原因1。随着对MS致病机制了解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MS治疗的目标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那么,当前人们对MS疾病的了解有哪些新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将如何指导治疗?现有的疾病修正治疗(DMT)药物又是否能够满足治疗的需要?带着这些疑问,本期医脉通《探索认知奥秘-洞察MS脑保护新理念》系列访谈很荣幸地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的卜碧涛教授,为大家解疑释惑。
MS的双重特征:神经炎症+神经退行性改变
既往的观点将MS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局灶性炎症性疾病,而基于病理学、神经影像学和临床数据的一系列证据证明,真正的MS进展可能是由阴燃(即慢性活动性病灶)的病理过程驱动,伴随叠加的炎症活动,MS患者残疾的进行性积累可以独立于疾病的复发活动而发生2。此处的阴燃过程提示,局灶性炎症事件只是原发性神经轴索丧失附带的现象2,而神经轴索丧失则是神经退行性改变的表现形式之一3。
因此,人们在MS领域的视野得到了扩展,不仅关注神经炎症,更意识到了神经退行性改变在MS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应关注脑萎缩、认知功能变化等能反映MS神经退行性改变过程的指标,而不应该只关注神经炎症2。
MS治疗目标的演变
疾病修正治疗(DMT)是MS缓解期的标准治疗方法,通过抑制或调节免疫功能来改变MS的病程1,4。早期MS的治疗目标包括降低复发率、延缓残疾进展和减少核磁共振(MRI)活动病灶数,随着DMT药物的开发和对疾病认识的深入,MS的预后和病程得到了显著改善。为了实现对疾病更全面有效的控制,无疾病活动证据(NEDA)作为MS新兴的治疗目标逐渐发展起来5,6。
2009年那他珠单抗的三期研究提出了“无疾病活动”的概念,随后无疾病活动这一术语逐渐演变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NEDA-3(即无复发、无确认的残疾进展、无MRI活动病灶)7。然而,NEDA-3主要评估的临床复发、MRI病灶和残疾进展,主要与MS的炎症阶段有关,与神经退行性过程的相关性较弱,其明显缺点是缺乏评估脑萎缩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指标8。因此,NEDA-3无法全面代表“MS无疾病活动”。
为了解决NEDA-3面临的问题,脑容量丢失(BVL)被纳入NEDA-4的定义中,以更好、更全面地评估MS的活动和进展9。NEDA-4定义为无复发、无确认的残疾进展、无MRI活动病灶以及年化脑容量丢失率<0.4%9。
奥扎莫德有效实现NEDA-4达标
目前,我国现有的部分DMT药物在减少脑容量丢失方面证据不完善,临床试验中缺乏NEDA-4相关数据。特立氟胺、富马酸二甲酯
和西尼莫德
暂无NEDA-4达标率的数据。在芬戈莫德
的三期研究中,治疗2年NEDA-4达标率为19.7%7。奥法妥木单抗
的两项三期研究也提供了治疗2年的NEDA-4达标率数据,分别为14.4%和9.8%10,11。另一种高效DMT药物盐酸奥扎莫德胶囊
在其三期研究中也展示了NEDA-4达标率。重定基线后,奥扎莫德治疗第24个月实现NEDA-4的患者比例高达33.5%,与干扰素β-1a相比显著提高(P < 0.001)12。因此,奥扎莫德可满足更全面的治疗需求,是一种良好的治疗选择。
下期预告
2084-CN-2400050
往期推荐:
>>>王莉梅教授专访:MS的双重特征——神经炎症和神经退行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