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预见ASCO | 中国之声,胰腺癌和胆道系统肿瘤中CLDN18.2 ADC的新突破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5月31日-6月4日在芝加哥盛大召开,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ASCO年会汇集了众多世界一流的肿瘤学专家,共同探讨当前国际最前沿的研究发现和临床试验成果。
近年来,claudin 18.2(CLDN18.2)靶点的相关治疗策略越来越火爆。数据提示,CLDN18.2在胰腺癌、胃癌
和食管癌
等消化系统肿瘤中存在特异性高表达,因此相关领域的探索频频登上国际大会舞台。在本届ASCO大会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主导的CIBI343A101研究,探索了CLDN18.2抗体偶联药物(ADC)IBI343在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DAC)和胆道系统肿瘤(BTC)中的应用,医脉通整理如下。
研究背景
晚期PDAC和BTC的预后仍然较差,患者在标准治疗失败后,后续可用的治疗方案极为有限。多项研究表明CLDN18.2是PDAC和BTC潜在的治疗靶点,因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I期研究,探索了IBI343应用于晚期PDAC和BTC的初步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
研究的纳入标准为经标准治疗失败或对标准治疗不耐受的晚期PDAC或BTC患者,患者接受6mg/kg Q3W或8mg/kg Q3W的IBI343静脉给药治疗。在剂量递增阶段,无论患者的CLDN18.2表达水平如何,均可被纳入研究。在剂量扩展阶段,要求患者的CLDN18.2表达水平≥4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为1+/2+/3+)。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安全性,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研究者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等。
研究结果
截至2023年12月19日,研究共纳入35例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患者(剂量递增阶段1例,剂量扩展阶段34例),其中PDAC患者28例,BTC患者7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8.0岁,男性比例为57.1%,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2,71.4%的患者ECOG PS为1分,91.4%的患者疾病分期为IV期。接受6 mg/kg和8 mg/kg IBI343治疗的患者数分别为17例和18例。
患者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7.0周,23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针对主要终点安全性的分析显示,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的发生率为80.0%,其中9例(25.7%)患者发生≥3级TRAE。常见(≥20%)的TRAE为贫血(42.9%)、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28.6%)、恶心(25.7%)、呕吐(25.6%)和白细胞计数下降(22.9%)。4例患者发生严重TRAE,20.0%和2.9%的患者因TRAE导致药物中断和治疗终止,未发生TRAE导致的死亡。在PDAC和BTC队列中,IBI343的安全性与整体人群相似,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截至2024年1月15日,25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估。疗效分析显示,7例患者(5例PDAC和2例BTC)实现部分缓解(PR),ORR为28.0%(95%CI:12.1%-49.4%),DCR为80.0%(95%CI:59.3%-93.2%)。对于6 mg/kg治疗组中CLDN18.2表达水平≥60%的13例患者,5例患者实现PR,ORR为38.5%(95%CI:13.9%-68.4%),DCR为84.6%(95%CI:54.6%-98.1%)。对于该亚组的10例PDAC患者,ORR为40%(95%CI:12.2%-73.8%)。
研究结论
研究者认为, IBI343的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控,且对于CLDN18.2阳性PDAC和BTC患者,该方案的疗效令人鼓舞,更多研究数据将于大会中公布,期待结果的进一步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