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SCO|耿翠芝教授:瑞波西利再创佳绩,实现HR+/HER2-乳腺癌全人群获益!

来源:医脉通 2024.06.14
我要投稿

瑞波西利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绝经前/围绝经期晚期乳腺癌患者初始治疗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自上市起就获得乳腺癌领域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该药物在乳腺癌领域的进展无疑是肿瘤学界的一大焦点。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是国际最具权威性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致力于共享当前国际前沿发现和临床试验成果。据悉,瑞波西利在今年ASCO大会隆重亮相,带来了NATALEE研究N0亚组结果、MONALEESA-3研究ctDNA动态变化与生存获益相关性分析等多项重磅研究的最新结果。值此之际,医脉通诚挚邀请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为我们深入解读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并展望瑞波西利在HR+/HER2-乳腺癌的治疗前景。



获益从晚期推进到早期:瑞波西利是 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中唯一取得 OS 显著获益的 CDK4/6 抑制剂,多项III期试验证明瑞波西利的显著疗效,其晚期获益已拓展到早期辅助强化治疗。


ΔctDNA的潜力:MONALEESA-3研究提示,ΔctDNA与PFS/OS相关(P<0.0001),或可作为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评估与监测疾病进展的潜在指标。


关注N0复发风险,实现全人群获益:NATALEE研究纳入的人群几乎覆盖所有需要辅助治疗的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结果提示N0患者复发风险不可忽视。经瑞波西利辅助强化治疗3年,N0亚组复发风险下降达28%(HR 0.723),与总体人群一致。


image.png


医脉通:HR+/HER2-乳腺癌是乳腺癌分型中最常见的一类,CDK4/6抑制剂为其诊疗格局带来了巨大变革。瑞波西利作为国内首款获批用于绝经前/围绝经期晚期乳腺癌患者初始治疗的CDK4/6抑制剂,在HR+/HER2-乳腺癌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请您结合临床经验谈谈瑞波西利在HR+/HER2-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现状?


耿翠芝教授:在乳腺癌领域,HR+/HER2-乳腺癌是占比最高的一种亚型,约占所有人群的70%[1]。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目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延长生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CDK4/6抑制剂的获批上市及临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HR+/HER2-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模式,已获得国内外各大权威指南推荐。2024年发布的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4. V2)显示[2],针对HR+/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CDK4/6抑制剂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组合是一线治疗方案。


瑞波西利是CDK4/6抑制剂的代表药物之一,既往已开展了多项Ⅲ期研究。MONALEESA-2研究首次报告了CDK4/6抑制剂显示出显著统计学意义的长期总生存期(OS)获益[3]。瑞波西利+来曲唑相比安慰剂+来曲唑治疗绝经后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位OS延长超过12个月(63.9个月vs 51.4个月;HR 0.76;95%CI:0.63-0.93,P=0.004),取得显著OS获益。


MONALEESA-7研究是首项完全纳入绝经前/围绝经期HR+/HER2-晚期乳腺癌的Ⅲ期临床研究,在意向治疗(ITT)人群中,瑞波西利相比安慰剂一线治疗绝经前/围绝经期人群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OS(58.7个月 vs 48.0个月),并且在多个亚组中(包括接受NSAI治疗的患者)均观察到较好的OS获益[4]


RIGHT Choice研究,聚焦绝经前/围绝经期且具有侵袭性疾病特征(合并内脏转移甚至内脏危象)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结果显示对比传统的联合化疗方案,一线瑞波西利联合治疗亚洲患者显著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超1年(25.2个月 vs 11.2 个月;HR 0.48)[5],使HR+/HER2-乳腺癌内脏危象患者有可能免除化疗。


以瑞波西利为代表的CDK4/6抑制剂显著改善了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结局,为更多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医脉通:本次ASCO大会公布了瑞波西利Ⅲ期MONALEESA-3研究的最新分析结果,探索了ctDNA动态变化 (∆ctDNA)与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的相关性。请您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并分享您对该结果的看法?


耿翠芝教授:MONALEESA-3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纳入726例绝经后的H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接受瑞波西利+氟维司群或安慰剂+氟维司群一线治疗。既往结果显示,瑞波西利+氟维司群一线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中位OS[6](67.6个月 vs 51.8个月;HR 0.67,95%CI:0.50-0.90)和中位PFS[7](33.6个月 vs 19.2个月;HR 0.55,95%CI:0.42-0.72)均显著优于安慰剂+氟维司群。


本次ASCO大会报告了MONALEESA-3 研究治疗中ctDNA的变化与PFS、OS和肿瘤大小的相关性,以及ctDNA可检测性与影像学进展的相关性[8]。与安慰剂+氟维司群相比,瑞波西利+氟维司群的ctDNA水平从C1到C4的降幅更大(P=0.003,图1),并且治疗时 C1至C4的ΔctDNA与PFS/OS相关(P<0.0001,图2),这表明瑞波西利+氟维司群可能比安慰剂+氟维司群更早有效。


f70b5989e691219e9db2da30f829ade0.png

图1:安慰剂+氟维司群治疗组与瑞波西利+氟维司群治疗组从C1到C4的ctDNA水平变化


8f3f61dd79a1c10baed60951a2e6416c.png

图2:从C1到C4的ctDNA水平与PFS、OS显著相关(P<0.0001)


在对C4D1(C4-)清除ctDNA的患者的纵向分析中,ctDNA进展与影像学进展之间的中位间隔时间为8.2个月(IQR,4.5-15.6)。表明检测ΔctDNA可能是一种监测疾病进展的灵敏方法,ΔctDNA可能是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评估的潜在替代指标。


医脉通:ctDNA水平与肿瘤负荷和治疗效果的变化密切相关,ctDNA的变化在预测治疗效果方面有时甚至优于标准肿瘤标志物。正如MONALEESA-3研究中对ctDNA的分析,显示出了ctDNA的实用性,请您谈谈ctDNA监测在乳腺癌的筛查与治疗中有什么价值?您认为ctDNA是否有可能替代常用的疗效指标?


耿翠芝教授:ctDNA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指导临床决策,以实现更好的诊断、监测疾病进展和疾病复发风险等。


在乳腺癌的诊断及分型方面,ctDNA可作为辅助诊断工具。乳腺癌患者相比良性乳腺疾病或健康人群的ctDNA含量增加,并且晚期肿瘤中ctDNA浓度更高[9]。ctDNA分析还可确定PI3KCA突变状态,辅助判断乳腺癌分型[10]在监测疾病进展方面,ctDNA可作为辅助检测手段。PIK3CA等部分热点突变在组织活检中难以发现,但在疾病进展过程中ctDNA能可靠地被发现[10]。本次大会公布的MONALEESA-3研究最新数据也表明,ctDNA的动态变化可能是一种监测疾病进展的灵敏方法。在监测疾病复发风险方面,ctDNA持续出现可检测突变与早期复发的高风险相关,可及时给出是否出现耐药性或疾病转移的判断,识别复发风险极高的患者[10]


尽管治疗后对ctDNA的连续分析能够预测肿瘤的治疗反应,并比标准影像学方法更早发现疾病进展,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使用这些数据指导治疗决策的方案尚未确定,因此不建议在临床试验之外将ctDNA分析用于这一情况[11]。不过,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乳腺癌的了解也在不断深入,期待未来ctDNA在乳腺癌的应用能更加广泛。


医脉通:瑞波西利在HR+/HER2-晚期乳腺癌 MONALEESA 系列研究中均取得OS的阳性结果,并且光环映射到早期患者。本次ASCO大会公布了NATALEE研究N0 亚组患者的最新数据,您如何看待这一结果?能否结合该数据与您的实际管理经验,谈谈对于N0伴高危复发风险因素患者的临床治疗管理策略?


耿翠芝教授:NATALEE是一项III期研究,旨在评估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于存在复发风险的HR+/HER2- 早期乳腺癌广泛患者人群的疗效。与阿贝西利的monarchE研究相比,NATALEE研究纳入了更广泛的Ⅱ期和Ⅲ期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包括无淋巴结转移),几乎涵盖了所有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Ⅱ期,T2N0[Grade 2且基因检测高复发风险或Ki67超过20%,Grade3],Ⅲ期)。2023年SABCS大会披露了NATALEE研究最终无浸润性疾病生存期(iDFS)数据[12],与单独内分泌治疗相比,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3年iDFS率显著更优(3年iDFS率:90.7% vs 87.6%,HR 0.749;95%CI:0.628-0.892;P=0.0006),复发风险显著降低25.1%。


本次大会更新报告了N0亚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13]。数据显示N0亚组患者与ITT人群获益一致,与单独内分泌治疗相比,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辅助治疗3年,N0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降低27.7%(HR 0.723),远处疾病风险降低29.7%(HR 0.703),远处复发风险降低42%(HR 0.580);3年iDFS率(93.2% vs 90.6%)、3年无远处疾病生存(DDFS)率(94.3% vs 91.5%)和3年无远处复发生存(DRFS)率(96.3% vs 92.5%)率均更高(图3)。安全性分析显示,N0亚组患者的安全性与ITT人群一致。本次结果支持在复发风险增加的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包括N0患者)中使用瑞波西利。


fb1efdb33cd4ceff7e9c61001cd2395c.png

图3:N0亚组患者的iDFS、DDFS和DRFS


对于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不论疾病分期和淋巴结状态如何,短期及长期复发风险始终存在。患者在术后2~3年将面临第一个复发高峰,而在完成5年内分泌辅助治疗之后,超过半数的患者仍面临长期复发风险,并且其复发风险随时间延长递增。NATALEE研究对照组结果(图3)同样提示,即使是N0乳腺癌患者,其复发风险也不容忽视。但在临床决策中,早期患者的复发风险往往被低估,未来临床医生需重视这部分患者的复发风险,给予必要的辅助强化治疗。


总的来说,CDK4/6抑制剂改写了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随着monarchE、NATALEE等研究结果的不断公布,CDK4/6抑制剂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前景也愈加广阔。NATALEE研究将瑞波西利的获益人群从晚期阶段前移至早期辅助治疗阶段,本次ASCO公布的N0亚组则提示更广泛的Ⅱ期和Ⅲ期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能够从瑞波西利辅助治疗中获益。未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CDK4/6抑制剂在乳腺癌领域的深入探索,我们期待乳腺癌获益人群能够进一步扩大,整体治疗效果能够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中华肿瘤杂志,2023,45(12):1003-1017.
4.Lu YS,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22 Mar 1;28(5):851-859.
5.Yoon-Sim Yap, et al. 2023 ESMO Asia 57 MO.
6.Neven P, et al. 2022 ESMO BC, LBA4
7.Slamon D, Neven P, Chia S,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019.
9.Tay TKY, Tan PH. Arch Pathol Lab Med. 2021 Jun 1;145(6):678-686.
11.Casolino R, Beer PA, Chakravarty D, et al. CA A Cancer J Clinicians. 2024;74(3):264-285.
12.Gabriel N. Hortobagyi, et al. 2023 SABCS GS03-03.
13.Denise Yardley, et al. 2024 ASCO. Abstract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