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SCO中国风丨郭晔教授:看头颈肿瘤三大亮点,推动国内药物研发进步

来源:医脉通 2024.06.18
我要投稿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5月31日-6月4日在芝加哥盛大召开,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ASCO年会每年都汇集了众多世界一流的肿瘤学专家,共同探讨当前国际最前沿的研究发现和临床试验成果。值此盛会之际,医脉通特邀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晔教授就本次大会中头颈肿瘤的报告亮点进行分享。


image.png



三大亮点,聚焦全新疗法开发


01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领域


头颈肿瘤快速口头报告中展示了许多在抗肿瘤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的ADC类药物。这些ADC不仅在体外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在临床试验阶段也显示出优异的抗癌潜力。基于这些临床实验结果,许多ADC药物已成功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目前,众多相关的注册研究正在积极开展中,有望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更多选择,并可能改变现有的肿瘤治疗模式,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02放疗领域


在今年的头颈肿瘤口头报告专场中,公布了质子放疗与传统光子放疗的头对头临床研究结果。研究显示,对于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尤其是HPV阳性或阴性的口咽癌,质子放疗的整体疗效不逊色于光子放疗,且质子放疗具备更精确地肿瘤定位和更集中地能量释放,从而可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表现出更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时,质子放疗在减少口腔黏膜炎和胃造瘘依赖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这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都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这项研究也为国内的放疗中心,特别是能够进行质子放疗的中心注入了信心,并为相关部门推动质子放疗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03免疫治疗领域


头颈肿瘤的免疫治疗,特别是在局晚期头颈部鳞癌高复发风险患者中的应用在本届大会得到了集中展示。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出辅助免疫治疗在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方面的潜力,并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由于只是小样本的随机II期研究,且入组患者存在较高的异质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随机研究以获得能够改变临床实践的结果。


国内现状,期待更多临床突破


国内头颈肿瘤的临床研究更多集中于鼻咽癌领域。鼻咽癌在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一带的发病率尤为突出,这使得相关研究在这些地区得到了大量的临床数据支持和科研投入。鼻咽癌的高发病率促使学界和医药企业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在非鼻咽的头颈部鳞癌方面,目前也有许多药物正在研发。例如今年ASCO报道了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ADC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在鼻咽癌与头颈部肿瘤两个领域都显示出了良好的协同作用。同时,EGFR ADC已经在国内开展了针对鼻咽癌和头颈肿瘤的注册研究。


在过去的3到5年间,国内的新药研发企业,特别是在抗体、ADC以及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这不仅加速了药物的开发进程,也提升了中国医药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通过与全球领先的药企合作,国内企业能够更快地掌握前沿技术,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价值。


随着更多药企关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药物研发前景将非常值得期待。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深化,中国有望在头颈肿瘤上取得更多突破,为全球患者带来福音。


编辑:Jiangtao 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