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ISTH:立足诊疗现状,共话未来发展,Fitusiran为血友病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来源: 2024.07.01
我要投稿

血友病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缺乏凝血因子,患者体内凝血与抗凝血机制失衡,需终身接受治疗。近年来,随着血友病管理体系的持续发展以及非因子药物的创新突破,血友病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临床治疗结局也大幅改善。


2024年6月22日-6月26日,第32届国际血栓与止血大会(ISTH)在泰国曼谷盛大举行。本届会议汇聚了全球数千名血液学领域的杰出专家,共同分享和探讨血液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基于此,医脉通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杨仁池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吴润晖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孙竞教授、赛诺菲全球罕见病医学负责人Hamed, Alaa先生、全球血友病医学主管Ali, Shariq先生、全球血友病医学负责人Le Camus, Cecile女士就中国血友病治疗的发展现状及前沿态势分享真知灼见。



Le Camus, Cecile女士: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罕见病的防治,且血友病的防治工作走在罕见病领域前列。您深耕血友病预防治疗领域,能否请您谈谈中国血友病发展历程及防治现状?


杨仁池教授:中国对血友病防治工作特别重视,在2004年成立了中国血友病协作组(HTCCNC),并于2009年建立全国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制度。近年来,中国血友病防治在国家卫健委、学术团体、患者组织以及公益慈善基金会和相关药企的支持下取得可喜成就。


首先,在全国血友病防治网络建设方面,通过与中国罕见病联盟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血友病中心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42家血友病中心通过认证,包括综合管理中心、诊疗中心和治疗中心。同时,HTCCNC制定了一系列血友病诊断与治疗共识、指南和行业标准,不仅为临床提供了专业指导,还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药品提供了临床遵循、为医保政策制定提供了指引。


然而,目前成人血友病患者的防治现状仍不尽如人意,天津地区成人血友病患者预防治疗比例仅约16%1,全国范围内的数值可想而知。未来,为进一步降低成人血友病患者致残率,医保政策还需要持续的改进,当然,临床医生永远走在血友病患者健康教育以及血友病防治工作建设的路上。


Le Camus, Cecile女士:吴教授,您能否谈谈除预防治疗比例较低以外,中国血友病治疗中还存在哪些棘手难题亟需解决?


吴润晖教授:近年,中国针对血友病防治做了很多工作,儿童血友病已经实现了很高的预防治疗比例,但除此之外,儿童血友病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即使开展了预防治疗,仍有很多患儿需接受静脉注射,影响患儿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降低患儿治疗依从性,进而出现致死或者致残性的出血,尤其是关节出血,且发生关节出血和关节损伤的患儿未来不可避免地会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甚至是髋关节置换术,进一步影响正常生活;此外凝血因子静脉注射治疗过程中会产生抑制物,导致患儿治疗更加困难、治疗的依从性也更差,从而出血就越来越多。期待未来出现具有更低的静脉输注频率、不受抑制物影响甚至不会产生抑制物的创新产品,为所有血友病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提供更好的预防治疗保障,实现更高的“零出血”率,让患者能够回归正常的生活。


Le Camus, Cecile女士:联系中国实际,放眼国际发展,能否请您结合自身的国际经验,谈谈血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可为中国血友病的临床实践带来哪些参考?


Ali, Shariq先生:放眼全球范围内,血友病预防治疗的负担均较高,如凝血因子预防治疗药物每周需要注射两到三次,并且用药频率也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等。血友病的治疗目标是为所有患者提供预防治疗,虽然这一目标目前尚未完全实现,但我们在血友病治疗方面仍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在世界血友病联盟(WFH)指南的指导和血友病学术界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更多个性化治疗选择包括长效凝血因子和非因子类药物日益普及,对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血友病预防治疗水平提升、减少给药频次和降低治疗负担方面都产生了良好影响。未来,随着这些疗法在发展中国家的普及,血友病患者的治疗选择将越来越多,预防治疗比例也将逐渐提高,从而有效预防出血和关节损伤。


Le Camus, Cecile女士:为进一步改善血友病治疗现状,能否请您谈一谈您在血友病诊疗体系方面所做的工作?


孙竞教授:中国血友病治疗已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但中国国土面积大,经济发展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因此,首先要重视的就是诊疗发展。在中心建设方面,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有140多个血友病中心获得认证,但这些中心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有不少缺口。只有诊疗服务先行,才能实现治疗可及性和充分性,我们可以通过当前140多个治疗中心,辐射带动其他地区治疗中心的发展,从而覆盖更多的患者,实现诊疗范围的扩展;第二、中国幅员辽阔,资源基础差异很大,患者需求也不一样。所以未来需要更多元化的产品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并且产品丰富后,价格也可以实现下调;第三、要实现治疗的可及性,需要更多的创新支付策略比如慈善、医保、包括商业保险等多方共同支付的方式来增加治疗的可及性,提高国家整体的治疗水平。


Le Camus, Cecile女士:随着血友病治疗的发展和新疗法的出现,您如何看待创新药物给中国预防治疗带来的积极作用?


杨仁池教授:这些年来,血友病领域有各种药品成功上市,治疗手段从最初的输注冷沉淀或新鲜冰冻血浆,到凝血酶原复合物、血源性凝血因子、重组凝血因子。提到创新药物,首当其冲就是半衰期延长的产品,虽然国内暂时还没有长效凝血因子真正商业化,但国内外都有药企在申报临床研究,并且也有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除长效产品外,更要强调的是非因子替代治疗,包括双特异性抗体及止血再平衡药物,如Fitusiran和anti-TFPI药物。此外还有基因治疗药物,国内已经有7个产品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临床试验并有文章公开发表,国外的药企也准备在国内上市基因疗法。我很看好这些创新药物尤其是止血再平衡药物和基因治疗药物的前景,相信未来真正在国内实现商业化时,一定能够大大降低血友病患者抗体产生和关节残疾的风险,同时避免频繁的静脉穿刺。


Le Camus, Cecile女士:毫无疑问,儿童期的诊治是血友病治疗的关键期。吴教授,作为儿童血友病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儿童血友病预防治疗现状及创新疗法为儿童血友病治疗带来的机遇?


吴润晖教授:血友病儿童的治疗一直是HTCCNC非常关心的部分,我们也在HTCCNC的指导下开展了很多血友病治疗的工作。提起小剂量预防治疗,实际上是在既往药品、各方面医疗资源缺乏、医保报销政策未覆盖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这种低剂量预防治疗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国预防治疗工作的开展。随着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措施的成熟以及医药供应的充足,儿童血友病也在追求个性化、量身定制的预防治疗,从而实现“零出血”和健康成长。但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患儿都要在很小的时候接受反复静脉穿刺,同时面临着抑制物产生风险。非因子类药物能够跨越凝血因子治疗障碍,为伴及不伴抑制物的血友病患儿提供低频给药的治疗方式,实现更高的“零出血”率,帮助患儿拥有与健康儿童可比的生活质量。正像杨老师所说,国内的儿童也参与了Fitusiran的临床研究,期待这种非因子药物早日获批,为血友病儿童带来更好的预防治疗前景,能够健康成长。


Le Camus, Cecile女士:本届ISTH大会中,siRNA药物Fitusiran研究成果重磅发布。孙教授,您作为Fitusiran中国相关研究的leading PI,能否介绍一下ATLAS-OLE研究最新结果,并谈谈Fitusiran为中国血友病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孙竞教授:在今年很多会议上,包括欧洲血友病的会议、WFH大会、ISTH大会等都有很多的Fitusiran相关研究数据。Fitusiran通过靶向抗凝血酶而平衡止血,由于其获益不受患者抑制物状态影响,覆盖的人群也更多,不仅是伴/不伴抑制物血友病A/B患者,甚至其他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均可使用;并且Fitusiran注射频率非常低,每年仅需进行最低6次皮下注射,刚才吴教授提到儿童患者静脉通路条件较差,皮下注射恰好是一个优点。此外,2024年欧洲血友病和相关疾病学会年会上公布了ATLAS-OLE研究结果,显示在修订的基于抗凝血酶水平的剂量方案(AT-DR)下,Fitusiran可将AT水平控制在15%-35%,总体安全性良好2;本届ISTH大会2项针对Fitusiran研究的分析显示,AT-DR下患者血栓事件发生风险降低,肝脏转氨酶的升高比例大大降低且为一过性3,4。一系列大样本数据提示临床,Fitusiran AT-DR将成为血友病患者预防治疗的重要方案。


Fitusiran临床应用优势明显:较多基层医院均可实现AT III检测、使用过程中随时可逆、AT III纠正易于操作。由此可见,Fitusiran能大幅提高中国成人和儿童血友病患者预防治疗比例,尤其是对于静脉通路建立非常困难的儿童患者,具有较大优势。


Le Camus, Cecile女士:尽管尚在研究阶段,但Fitusiran良好的疗效为血友病提供了一种全新治疗方法。能否请您谈谈Fitusiran临床研究的未来前景?


Ali, Shariq先生:目前我们已经在≥12岁的血友病患者中进行了Fitusiran研究,并且观察到出色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较低的治疗负担,同时,我们将在1-12岁血友病A/B儿童中评估Fitusiran疗效是否一致。Fitusiran能降低抗凝血酶水平,作用于凝血级联反应的后期,可能对其他罕见出血性疾病包括FVII缺乏症或FX缺乏症均有改善作用,希望将来Fitusiran也能让除血友病外的其他罕见出血性疾病患者获益。


Le Camus, Cecile女士:您所在的制药企业已经在中国深耕十几年,作为企业在罕见病领域的负责人,能否请您谈谈未来在全球罕见病领域的发展蓝图?


Hamed, Alaa先生:我们在中国的战略包括三部分:第一,加强罕见血液病和罕见病方面的创新研发合作;第二,希望与中国的科学团队、研究机构和专家保持合作,以加深对疾病及其新疗法的认识;第三,鼓励中国的合作伙伴基于其实际情况进一步参与更多大型的国际合作项目。总之,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制药企业,我们的目标是为全球包括中国的血液疾病和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带来治疗希望。


Le Camus, Cecile女士:在研究学者、政府机构、医疗企业及患者团体协同推动下,中国血友病发展一片向好,您如何看待未来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的机遇?


Hamed, Alaa先生: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我们已为中国患者引入40余种高质量创新治疗方案,产品覆盖了中国2000个县市。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创新药物及治疗策略引进,并依托强大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快创新药物尤其是血友病产品的研发速度,为患者提供更佳的血友病筛查、诊断、治疗等全流程方案。


杨仁池.jpeg

杨仁池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亚太血友病协会指导委员会成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止血与血栓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院协会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国家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人

中国罕见病联盟血友病学组主任委员

中国罕见血液病工作组组长、中国血友病协作组组长

Haemophilia中文版主编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主编


吴润晖.jpeg

吴润晖 教授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血液病科、科室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其他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血液病/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罕见病联盟血友病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华血液学会止血血栓组中国血友病治疗协作组儿科组负责人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儿科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儿童出凝血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欧美同学会理事

北京医学会血液分会、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中华血液学会血栓止血组、北京医学会血液分会等专业学会成员


孙竞.jpeg

孙竞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教授,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止血血栓学组委员

中华造血干细胞移植库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罕见病专委会主委

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分会副主委/出凝血学组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出凝血学组组长

广东省血友病诊疗管理中心主任

亚太血友病工作组委员


参考文献
1.Song X,et al.Haemophilia 2020 Nov 27.
2.Guy Young,et al.2024 EAHAD.OR13.
3.Guy Young, et al. 2024 ITSH OC40.2
4.Steven W. Pipe, et al. 2024 ITSH OC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