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CACA整合乳腺癌大会丨聂建云教授:提升乳腺癌综合防治水平,满足患者多层次需求

来源:医脉通 2024.07.17
我要投稿

2024 CACA整合乳腺癌大会于2024年7月12-13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秉承“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理念,邀请全国乳腺癌领域相关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学术研究、外科手术、中西医结合、整合康复、整合护理、整合防筛、防治科普等各个领域的进展进行深入交流,聚焦乳腺癌诊治的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共同探讨最新治疗的热点及难点。


第八届云岭乳腺癌高峰论坛也在随后的14日召开,论坛继续采用手术直播+前沿论题的形式,围绕乳腺癌防治最新进展,为医生同道群体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论题涵盖基础研究、最新规范指南、外科与药物治疗进展、转化应用和临床实践等前沿领域。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云南省肿瘤医院聂建云教授谈谈本次大会的亮点以及乳腺癌临床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医脉通:2024 CACA整合乳腺癌大会和云岭乳腺癌高峰论坛相继召开,围绕着乳腺癌防筛、诊疗、研究进展、护理等多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能否请您谈谈会上有哪些重要内容值得关注?您认为这两场会议有望为我国乳腺癌诊疗带来哪些影响?


聂建云教授:2024年CACA整合乳腺癌大会和第八届云岭乳腺癌高峰论坛相继在昆明召开,两会议内容设置相辅相成,共同为乳腺癌领域专家同道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在CACA整合乳腺癌大会上,院士论坛从宏观角度聚焦于乳腺癌防治及整合理念,并探讨了我国乳腺癌原研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各专委会则从具体领域如防筛、诊治、康复管理等方面出发,分享学术成果。


云岭乳腺癌高峰论坛设置了三大专场——大咖论道、名家荟萃和青年论坛。在大咖论道专场,我们邀请了领域内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内科和外科专家,分享乳腺癌内外科治疗的最新热点和焦点问题,引领大家深入关注乳腺癌的诊疗发展。名家荟萃专场将乳腺癌按分子分型进行探讨,例如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的共识和争议,有助于深入理解各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诊疗策略。青年论坛专场涵盖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设计等多方面,为年轻医生提供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同时通过前辈们宝贵经验分享,帮助青年医生在学术领域迅速提升。


大会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从资深专家到年轻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盛宴。相信通过会议的全程参与,能够在乳腺癌领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快速提升专业水平。


医脉通:作为长期在乳腺癌诊疗一线深耕的专家,您对该领域的临床现状有着独到的感悟。在您看来,目前云南省及我国乳腺癌诊疗在临床上还有哪些需求亟待满足?对于我国乳腺癌防控、诊疗的未来发展,您有哪些期许与展望?


聂建云教授: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学界在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公众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一级预防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乳腺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我们希望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深入研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采取充分的干预,以实现预防乳腺癌的目标。


在乳腺癌被确诊后,治疗的规范性也面临挑战。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导致乳腺癌的诊疗水平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治疗的规范性和药物的可及性仍然未得到满足。这是需要重点关注和努力改进的方面。从更高层次来看,我们期望在外科手术、内科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方面取得更大进步,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与更低的不良反应。


过去我们将乳腺癌视为一种疾病,然而,随着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患者群体日益庞大,仅将乳腺癌视为一种疾病来治疗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许多乳腺癌患者在长期生存过程中还面临着心理方面的困扰。据文献报道,乳腺癌患者受到心理影响的程度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名列前茅。因为乳腺不仅是一个生理器官,还承载着女性的性征、哺乳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此外,年轻的乳腺癌患者还面临整形美容、生育和康复等困扰。在长期内分泌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可能面临血脂和骨健康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挑战。


总而言之,尽管我们在乳腺癌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预防、诊疗和全程管理方面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提升乳腺癌的综合防治水平,满足患者的多层次需求。


医脉通:肿瘤的防治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共同发力,能否请您结合经验谈谈,我国乳腺肿瘤诊疗如何更好地落实“整合”的治疗理念和模式?为进一步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医生还须做出哪些努力?


聂建云教授:在传统的治疗模式下,我们通常将乳腺癌视为单一的疾病进行治疗,并由相应的专科医生负责。例如,一位乳腺外科医生,主要职责是处理乳腺外科相关的问题。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医院,尤其是中低层次的医院,乳腺外科医生几乎需要负责患者包括诊断、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全程治疗。这种模式在某些时间和地区有其便利性和优势,但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一位医生的认知水平和专长领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当一位医生需要全面负责某种疾病的所有诊治环节时,可能会因为这种局限性而影响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高级别医院开始采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MDT模式使得每个专业和学科都能够深入研究和精细化处理相关问题。当一个疾病涉及多个领域时,不同领域的专家可以共同参与,从而提高专业水平,增加患者的获益。因此,MDT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推广。


除了MDT模式,我们还意识到在乳腺癌的基础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之外,还需要关注患者作为个体和社会成员的全面需求,包括心理健康、康复、生育、遗传问题以及长期用药过程中并发症的管理,如血脂、骨健康和心脏健康等。因此,这对我们的临床诊疗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希望未来整合医学和全程管理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落实和推广,让患者不仅在乳腺癌治疗中生存更久,还能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