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晖教授:创新驱动,精准领航,书写GIST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引言
GISTour是胃肠间质瘤(GIST)领域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每年都汇集国内外胃肠道肿瘤领域顶尖专家,深入探讨GIST前沿研究成果及规范诊疗建设,为提升中国GIST临床诊疗水平注入新的动力。2024年GISTour已圆满落幕,与会专家再次通过共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进一步推动GIST诊疗的高质量发展。据此,医脉通诚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曹晖教授为我们分享GIST领域的诊疗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医脉通: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结合临床经验,请您谈谈目前国内GIST的诊疗现状如何?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当前GIST诊疗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曹晖教授:GIST虽然是一种相对小众的疾病,但近年来其研究和治疗进展迅速。这得益于我们对GIST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诊疗手段的不断发展。通过各大专业委员会的不断推广以及全国同道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对于这一疾病的认识逐渐加深,GIST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持续改善。通过患者教育、自媒体平台宣传等多种形式,患者对GIST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GIST在消化道肿瘤中所占比例较小,但随着内镜治疗的发展、影像学及病理学的进步,GIST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汇集各专科医生与各专业学组的智慧,在不断探索中,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GIST诊疗道路。在国际上,我们积极与国外专家交流GIST的最新进展,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在国内,各位同道之间也进行深入探讨,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临床实践,GIST的整体诊疗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总体而言,近年来GIST的诊断率得到显著提高,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分子靶向治疗时代,GIST作为基于基因分型精准治疗的典范,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同时也将迎来新的挑战。例如,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与GIST诊疗相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与灵感。这些新技术的引入有望进一步提升诊疗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医脉通:作为GISTour大会的荣誉主席,您认为举办该会议对于应对上述机遇和挑战,并推动GIST诊疗高质量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
曹晖教授:GISTour作为一个专注于GIST的学术会议品牌,从最初设立到如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即便是在疫情期间,我们依旧坚持开展这一学术交流活动,确保国内GIST领域的同道可以每年相聚,共同交流各自的经验、临床体会,以及在临床研究中的最新进展。这种交流对于推动学术进展,提升临床实践水平至关重要。
从过去的一系列活动来看,GISTour不仅是国内学者实现深度交流的平台,也是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媒介。我们邀请了许多国际知名教授,包括来自欧美、日韩等地的专家来华访问,进行学术交流。这些国际专家的参与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新的视角,极大地推动了国内GIST学术界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年轻学者和临床医生的培养。借助GISTour这一平台,我们选送了一批优秀的年轻学者和临床医生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这不仅拓宽了他们的国际化视野,也为他们未来在GIST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希望能够借助GISTour这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推动国内GIST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医脉通:对于未来GISTour会议,您有哪些期待或建议?以及您认为该如何延续和扩大该会议的影响力?
曹晖教授:从会议的发展来看,GISTour的品牌效应已经逐步建立。我们将国内各大GIST研究团队的所在城市作为每届会议的举办地点,轮流举办GISTour会议,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各地区资源的平衡与协调发展,对提升我国整体GIST诊疗水平也有积极推动作用。
其次,每届会议都会选择一个主题,突出当地的诊疗特色。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展示该地区的诊疗优势,还能共享全国在GIST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成就。通过这样的互动与交流,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此外,GISTour会议也致力于融合和推进相关的多中心、多学科临床研究的开展,提升整体诊疗水平,并加强与国外GIST专家的交流,让我们中国的数据、经验以及研究成果能够走向全球,在国际平台上得到充分展示与推广。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GIST领域的影响力,也能够为全球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宝贵的参考。
医脉通:自伊马替尼问世以来,GIST领域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展望未来,您认为GIST领域应该如何规划和发展,以实现更长远的目标和愿景?
曹晖教授:GIST诊疗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得益于格列卫(伊马替尼)等靶向药物的应用。作为GIST治疗的基石药物,伊马替尼已在中国问世20多年,拯救了无数GIST患者的生命,使得中国GIST总体诊疗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随着伊马替尼使用时间的延长,伊马替尼耐药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二线、三线乃至四线的治疗药物应运而生。此外,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也为GIST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多线药物的应用以及多药联合使用的探索,正在不断突破耐药瓶颈。此外,靶向药物与外科治疗的结合,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和延续生命的希望。
目前,我们正处在依据分子分型而治的精准医学治疗时代,通过基因分型和精准定位,一些特殊基因分型的患者能够选择更精准有效的靶向药物。这种精准医疗的理念将成为今后诊疗发展的新方向,极大地优化患者的综合治疗流程和改善整体疗效。未来我们仍然会以患者获益为出发点,以精准治疗为引领,持续探索,将后线药物的治疗战线不断前移,让患者尽早获益。因此,如何实现精准的分型、精准的定位以及制定前瞻性的精准治疗策略,将是我们今后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