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BOC/BOA丨王碧芸教授:临床研究致力于乳腺癌患者活得更久、更有质量
为了让我国临床肿瘤学工作者能够更快、更方便地分享国际一流科研成果,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于2024年7月5日至7日共同主办“2024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4 China”。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分享近期乳腺肿瘤临床研究进展,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展望。
医脉通:基于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的联合方案(妥妥双靶)已成为治疗人表皮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
患者的“中流砥柱”,您在本次会议中也分享了一项在日本进行的III期试验结果,能否请您简要解读该研究?
王碧芸教授:EMERALD是一项在日本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效性III期研究。该研究旨在比较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中,艾立布林联合妥妥双靶与当前的标准治疗(紫杉类联合妥妥双靶)的疗效。
在EMERALD研究设计中,若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风险比(HR)的95%置信区间上限小于1.33,则可证明艾立布林联合方案不劣于标准治疗;若进一步小于1.25,则有机会进行优效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中位PFS为14个月,对照组为12.9个月,达到了非劣效性的标准(HR=0.96;95%CI:0.77-1.20)。在不良事件(AE)方面,艾立布林组总体AE略轻于对照组,但在艾立布林组≥3级AE中,外周神经毒性较高,这可能与其较长的用药时间有关。
总体来说,这项研究提示艾立布林联合妥妥双靶可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另一个可选方案。
医脉通:在目前乳腺癌的临床实践中,妥妥双靶方案的地位如何?在未来,您对该方案有何期待或展望?
王碧芸教授: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妥妥双靶依然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金标准”。既往临床上通常联合紫杉类药物使用,但现在有了另一个选择——艾立布林。在众多后线药物中,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案,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药物和层出不穷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后线治疗中,是否还有机会再次使用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的双靶治疗?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依然存在。对于那些无法耐受ADC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以及在肿瘤的维持治疗阶段,妥妥双靶治疗仍然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
医脉通:本次会议您还提到了ACE-Breast-02研究,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新型ADC ARX788的特点?
王碧芸教授:ARX788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使用了一种非天然氨基酸,定点偶联到HER2单抗的重链端,从而形成极为牢固的结合。这种结合使得ARX788在血液中几乎检测不到游离的毒性小分子,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此外,其药物抗体比(DAR)为2。
在I期临床研究中,ARX788展示了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此,研究进一步推进到II/III期关键性临床试验,以ARX788对比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
方案,主要研究终点为盲态独立中心评估的PFS。研究结果显示,ARX788组的PFS为11.33个月,相较于对照组的8.25个月显示出优效性。
安全性方面,ARX788组最常见AE为肝毒性,但≥3级肝毒性的发生率仅为1.4%,相对较轻。然而,ARX788的眼毒性和肺毒性值得注意,干眼症的发生率达55%,6例患者因肺毒性导致死亡。总体而言,ARX788在疗效方面优于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可能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领域的又一个ADC药物选择。
医脉通: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乳腺癌领域ADC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您认为ADC+方案在乳腺肿瘤中应用前景如何?
王碧芸教授:尽管ADC药物本身已经展现出显著疗效,许多学者仍在探索进一步的改进。在HER2阳性乳腺癌领域,尤其是围绕德曲妥珠单抗进行了大量的联合治疗探索,包括联合帕妥珠单抗以及小分子TKI等药物;此外,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领域,靶向Trop-2的ADC如戈沙妥珠单抗
和Dato-DXd也在进行联合免疫治疗的探索,如BEGONIA研究队列7中,在Dato-DXd基础上加入免疫治疗的I/II期试验,虽然是小样本研究,但也在一线治疗中展示了初步疗效。我们期待通过ADC联合免疫治疗,进一步提高TNBC患者的获益。
医脉通:随着乳腺肿瘤领域的重磅试验数据逐一公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医生手里可靠的“武器”。对于如此丰富的治疗方案,您认为在选择时更多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考量?
王碧芸教授:乳腺癌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不断有新的药物和临床研究被报道。从既往的无药可用,到现在的选择多样,我们的临床实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作为医生,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学习各项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合理规划新药的应用,做到科学安排,以实现疗效的最大化,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在关注疗效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累积性毒性的长期管理。总得来说,让患者不仅活得更长久,而且活得更有质量,是所有肿瘤医学专家所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