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教授:精准施治,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干预及调整策略 | GW-ICC 2024

来源:医脉通 2024.11.18
我要投稿

肺动脉高压(PAH)是肺小动脉原发病变或其他原发疾病导致的肺动脉阻力增加,可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升高而肺静脉压力正常。PAH的病因复杂、预后较差,尽早干预或可改善患者预后。靶向药物治疗是PAH治疗的关键,为进一步了解PAH的靶向药物治疗,在第35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4)暨亚洲心脏大会(AHS 2024)期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江教授就PAH靶向药物干预及调整策略展开详细解读。本文将此次讲座的重要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一、PAH概述


PAH是一种严重疾病,可伴有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和右心衰竭,或导致过早死亡。PAH与血管和心脏重构密切相关,PAH的血管重构以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为特征。这两种细胞功能障碍会导致远端肺动脉(PAS)的肌层化、阻塞和收缩,从而逐渐增加血管阻力,导致右心室(RV)肥大,最终导致右心室功能障碍。


1.png

 图1 PAH进展,肺血管与右心均会发生重构


二、PAH的治疗目标与治疗策略


1. 治疗目标的演变


1)初级目标(过去):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2)理想目标(现在):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右心结构和功能显著恢复。

3)终极目标(未来):彻底逆转肺血管重构、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正常、右心结构恢复正常。


2. 治疗策略的发展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新型靶向药物的上市,PAH的治疗策略已经从传统治疗时代迈向了靶向药物治疗时代。尽早治疗PAH可以延缓甚至逆转疾病进展,而全方位治疗,特别是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已成为当前PAH治疗的主流方向。


2.png

 图2 尽早治疗PAH可以延缓甚至逆转疾病进展


3. PAH的全方位治疗


1)靶向治疗:


2022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疗指南推荐靶向药物联合,全方位治疗PAH。


2)一般治疗:


①强心、利尿和吸氧等一般治疗;

②对于年龄>1岁并且急性血管反应试验阳性的PAH患儿,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CCBs);

③在没有贫血的情况下,缺铁的PAH患者可考虑补铁。


3)原发病治疗:


疾病相关的PAH需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结缔组织病(CTD),HIV,门脉高压,心肺合并症等;


4)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PAH(CHD-PAH):缺损修复手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心肺移植等。


三、PAH靶向药物治疗的作用途径


目前PAH的靶向治疗主要针对以下途径:


1)内皮素途径:通过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如安立生坦马昔腾坦等,减少血管收缩和细胞增殖。

2)一氧化氮途径:使用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i)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

3)前列环素途径:通过前列环素类似物如依前列醇、伊洛前列素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肺循环血流动力学。


3.png

图3 靶向药物治疗的作用途径


四、基于危险分层的PAH靶向治疗策略


为了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在起始治疗前,医生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临床评估、生化标志物、右心影像学、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运动耐量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类。


1. 2022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疗指南对于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的治疗策略


1)低危/中危患者的治疗策略


对于无心肺合并症,且初始评估为低危/中危的PAH患者,推荐采用ERA+PDE5i的双联治疗。


2)高危患者的治疗策略


对于无心肺合并症,且初始评估为高危的PAH患者,推荐采用ERA+PDE5i+前列环素类似物的三联治疗。


2. 初始联合或序贯联合的选择


对于初始评估为高危的PAH患者,建议直接采用三联治疗,获得更佳的生存获益;对于低危/中危患者,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双联治疗或序贯联合治疗;对于初始治疗后首次随访未达低风险患者,应进一步序贯三联治疗。


3. 关注个性化治疗需求


医生需充分考虑PAH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不同性别患者:女性PAH患病率高于男性,但女性患者的预后比男性患者更好。了解PAH性别差异背后的机制,能够为不同性别的PAH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2)不同年龄患者:风险评分是PAH患者预后分层的重要工具,风险评分可以用于不同年龄患者的个性化管理。

3)高海拔患者:接触高海拔的个体会发生低氧性肺血管痉挛,因此PAH患者存在患有右心功能障碍或高原肺水肿(HAPE)的高风险。

4)COVID-19患者:COVID-19导致PAH预后不良。PAH患者在感染期间不能中断靶向药物治疗。

5)甲亢患者:PAH在甲亢中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在甲亢患者中进行PAH筛查,以及在PAH中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非常重要。

6)吸烟史患者:PAH患者中男性的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在新诊断的男性PAH患者中,吸烟与诊断后的较早的住院时间和较短的生存期相关。

7)慢性肾病患者:在肾衰竭患者中,PAH很常见,并与死亡率增加有关。

8)糖尿病患者:与没有糖尿病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的IPAH患者表现出独立于年龄、体重指数和心血管合并症的更加严重的病情和更差的生存率。


4. 定期随访


PAH患者需要定期接受检查,推荐病情稳定的患者每3-6个月随访一次,病情加重时随时就诊,以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新型靶向药物有望开启PAH精准治疗新时代


近年来,一些新型靶向药物的上市为PAH治疗策略的不断优化提供了新方案。随着药物研发的进展,四联治疗或是未来发展方向。例如全新机制的肺动脉高压药物——激活素信号传导抑制剂 Sotatercept,是PAH治疗领域首个引入的生物靶向药,可改善抗增殖和促增殖信号通路的平衡,有望变革肺动脉高压治疗格局,真正开启PAH精准治疗的新时代。


五、结语


1)起始治疗前应充分评估,采用多参数风险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现状及预后;

2)基于危险分层的PAH治疗策略:长期维持低危状态;低中危患者初始联合药物治疗,高危患者联合肠外前列环素类药物治疗;

3)初始治疗后首次随访未达低风险患者,应进一步序贯三联治疗,积极的治疗策略可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更佳的生存获益;

4)激活素信号传导抑制剂Sotatercept是PAH治疗领域首个引入的生物靶向药,可改善抗增殖和促增殖信号通路的平衡。作为首个靶向肺动脉高压根本病因肺血管重构的全新机制融合蛋白,Sotatercept有望变革肺动脉高压治疗格局,真正开启PAH精准治疗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