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梅主任专访:护士视角——疼痛综合管理中的护理创新与实践路径

来源:医脉通 2024.12.10
我要投稿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颁布了《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疼痛管理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深入探讨该方案对疼痛管理实践的影响,以及护士在疼痛综合管理中的所扮演的角色与专业贡献,医脉通特别邀请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科护士长、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执行主任魏建梅进行深度访谈,聚焦护士专业贡献、疼痛护理临床路径构建及未来发展,旨在分享宝贵经验,推动疼痛护理事业进步。



医脉通:您认为护士在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魏建梅:

随着现代疼痛医学的发展,疼痛管理更趋向于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疼痛护理作为疼痛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然形成了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模式。


首先,护士是患者疼痛状态的评估者。护士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能够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发生时间、诱发/加重/缓解因素、伴随症状与心理状况等,为医生制定和调整治痛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护士是治痛措施的落实者。护士不仅负责遵医嘱执行治痛方案,还应密切关注治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确保治痛措施安全、有效地实施。


第三,护士是健康知识的教育者、指导者。护士通过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与治疗,缓解负性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心和动力。


第四,护士是疼痛管理团队中其他专业人员的协作者与沟通者。护士与医生、药师、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痛方案,推动治疗方案的持续优化。


最后,护士是给予患者支持、关怀的照顾者。护士负责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安慰,帮助患者提升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护士在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不仅是患者疼痛管理的直接执行者,更是跨学科团队的纽带和桥梁,为提升疼痛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医脉通:您认为在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中应如何构建护理临床路径?


魏建梅:

在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中,构建护理临床路径需围绕“疼痛综合评估、治痛措施落实、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与随访”这五大核心环节,并分别针对门诊、急诊、住院患者制定个性化策略。

首先,疼痛综合评估作为疼痛综合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进行有效疼痛诊疗的前提,可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便于医师更有针对性的用药和治疗方案,从而实施准确、及时、有效的治痛措施,达到控制、缓解甚至消除疼痛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我们团队创建了一套完善的疼痛评估体系,研发了成套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普适性强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常规、全面、量化、动态、个体化的疼痛评估,有利于准确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为后续临床制定疼痛综合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其次,治痛措施的落实是关键。无论是门诊、急诊还是住院患者,我们都应严格遵嘱执行治痛方案。护士应做好知情解释工作,在不掩盖病情的情况下遵医嘱给予治痛措施,并实施疼痛护理干预。


再者,在健康教育方面,除日常的临床宣教外,我们还通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义诊活动,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推送科普文章和视频等方式,开展医、护、患及家属为一体的疼痛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疼痛的正确认识,提升社会对疼痛相关知识的认知度。


此外,心理护理也是疼痛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护士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疼痛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疼痛管理过程,提供家庭支持和关爱。


最后,随访是确保疼痛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团队构建了一套较健全的随访体系,通过电话随访、家访以及电子健康记录等多种手段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疼痛控制情况和药物反应等,并给予相应问题指导,保障出院患者得到持续的医疗照护,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总而言之,构建护理临床路径需全面考虑疼痛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持续优化评估体系、强化患者教育与随访管理等,为更多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推动疼痛护理领域向更高水平发展。


医脉通:展望未来,我们该如何推动疼痛综合管理领域中疼痛护理专业的发展与创新?


魏建梅:

展望未来,推动疼痛综合管理领域中疼痛护理专业的持续发展与革新,是一项充满挑战又极具意义的任务,在我看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不懈努力:


首先,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中的全程化护理临床路径。这意味着要建立全程化护理相关制度和流程,例如成立“疼痛科+”多学科护理管理团队,同时,要制定和完善门诊、急诊、住院的疼痛护理制度,推动疼痛综合管理的智慧化建设,并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建立以护理为基础的全程化临床路径,覆盖门诊、急诊和住院的各个阶段,确保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能得到专业、连贯的疼痛护理服务。


其次,构建以疼痛科为主体的慢性疼痛多学科诊疗平台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这个平台上,护理模块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整合多学科护理资源、优化护理临床路径、开展远程护理会诊、加强疼痛护理宣教与随访,不断改善护理服务,实现从单一专科作战向“疼痛科+”多学科护理协同工作的转变,这将有助于提高疼痛管理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疼痛护理方案。


最后,疼痛专科人才的培养也是推动疼痛护理专业发展的关键。我们正通过“疼痛科+”多学科协作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多学科协作能力的疼痛专科护士。同时,也在探索并建立疼痛专科护士资质认证体系,提高疼痛专科护士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认可度,为更多有志于疼痛护理领域的护士提供学习机会和平台。


总之,应充分发挥疼痛专科护士在疼痛综合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疼痛护理服务。


专家简介


魏.png

魏建梅

主任护师,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杰出护理工作者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科护士长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执行主任

中华护理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护理学会疼痛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护理联盟理事长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通讯编委

《疼痛评估管理技术体系的创建及推广应用》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护理学会科技三等奖、中国护理管理创新“卓越奖”、第五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

组织起草《疼痛综合评估规范》获批江西省地方标准

组织制订了江西省疼痛护理专业质量评价指标组织编写中国疼痛护理专家共识2项

主编、参编专业书籍3部

主持国家级、省级、厅级课题20余项,发表中英文核心期刊等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