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SH】李杰教授团队:泽布替尼、利妥昔单抗及来那度胺(ZR2)治疗超高龄老年DLBCL:一项前瞻性、探索性临床研究

来源: 2024.12.16
我要投稿

一年一度的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已于2024年12月7日-10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作为血液病治疗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之一,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血液病专家和研究人员参会。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作为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之一,本届ASH年会公布了多项DLBCL相关的研究进展,大会期间展示了一项评价超高龄DLBCL患者采用泽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的有限周期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1获得关注。本文就针对此篇会议报道特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杰教授,对研究进行解读以及分享治疗观点,以供参考。


背景


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较年轻DLBCL患者差,由于预期的不良反应,大多数老年患者不能耐受足剂量的蒽环类药物治疗。根据简化老年评估(sGA),老年患者(≥75岁)不适合或无法承受标准方案的化疗2。随着对DLBCL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深入,高效、低毒新药的出现,新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对于那些不适应标准化疗方案或体弱多病的老年DLBCL患者。


研究目的


本研究是一项研究者发起的前瞻性单臂、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旨在探索有限周期ZR2治疗方案在新诊断的老年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符合入组要求的患者为根据sGA标准评价为不适合或无法承受标准化疗方案的新诊断的老年DLBCL患者(年龄≥75岁)。治疗方案:ZR2方案联合治疗阶段:利妥昔单抗375 mg/m²在每个周期的第1天给药;来那度胺10 mg在每个周期的第1-14天给药;泽布替尼160 mg每日两次口服,此阶段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进行8个周期。对评估达到部分缓解(PR)或更好疗效的患者,将每21天的第1-14天接受10 mg来那度胺的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持续时间不少于12个月(ChiCTR2400079581)。


研究结果


截至2024年7月29日,共有24例患者接受了ZR2方案治疗,其中17例患者完成了至少6个周期的治疗,14例患者完成了8个周期的ZR2治疗,14例患者进入了维持治疗阶段,4例患者完成了维持治疗。


基线特征: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81.5岁,其中17例患者年龄超过80岁。患者基线特征如下。


DM_20241218134609_001.jpeg


疗效:

联合治疗8个周期后的总反应率(ORR)为100%(14/14),其中12例患者(85.7%)达到完全缓解(CR)。进入来那度胺维持治疗阶段后,6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3例患者(11.5%)退出了试验。缓解期的中位持续时间(DOR)为12.14个月。疗效分析如下表:


DM_20241218134609_002.jpeg


安全性: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AEs)为中性粒细胞减少(54.2%)、血小板减少(37.5%)和贫血(37.5%)和感染性肺炎(33.3%)。详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下表:


DM_20241218134609_003.jpeg


结论


结果显示:泽布替尼联合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ZR2)方案对超高龄DLBCL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化疗治疗方案。因本试验旨在进行有限周期治疗方案的探索,而我们发现6例患者在联合治疗结束后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出现了疾病进展。这提示:对于超高龄DLBCL患者,短周期的ZR2方案联合治疗后,仅采用来那度胺单药维持治疗不足以控制疾病,适合超高龄DLBCL患者的有限周期的无化疗治疗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李杰教授点评:与年轻患者相比,新诊断的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并发症和生理器官功能减退常常导致药物毒性很难治疗,因此限制了最佳化疗方案的应用。近年来,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在DLBCL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本届ASH大会上,我们公布了泽布替尼联合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诱导、来那度胺单药维持,用于超高龄DLBCL患者的有限周期治疗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截至2024年7月29日, 24例患者接受了ZR2方案治疗,14例患者完成了8个周期的ZR2治疗, ORR为100%,CR率85.7%,安全性良好。既往报道的伊布替尼、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IR2)治疗75岁及以上的虚弱或不耐受标准治疗的初治DLBCL患者,诱导结束后ORR为66.7%,CR率为56.7%3。与之相比,ZR2诱导治疗展示了不错的疗效,但是随着进入来那度胺单药的维持治疗阶段后,有6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提示了仅采用来那度胺单药维持治疗是不足以遏制DLBCL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总体来说, ZR2方案对超高龄DLBCL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化疗治疗方案,为超高龄DLBCL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参考。


李杰.png

李杰 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老年血液肿瘤病区主任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博士后

山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淋巴瘤学组组长

山东研究型医院协会淋巴肿瘤免疫治疗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老年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细胞临床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转化医学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医师协会血液病学分会委员


参考文献
3.Jardin, Fabrice et al. Chemotherapy-free treatment in unfit patients aged 75 years and older with DLBCL: toward a new paradigm? 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Volume 3, Issue 7, e453 - e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