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肖冲教授专访:DRG电刺激在疼痛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来源:医脉通 2025.01.16
我要投稿

慢性疼痛是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着全球超过30%的成年人口。背根神经节(DRG)电刺激作为疼痛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2024年疼痛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医脉通特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樊肖冲教授进行专访,樊肖冲教授分享了DRG电刺激在疼痛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医脉通:目前我国慢性疼痛的诊治现状如何?常用的治疗策略有哪些?


樊肖冲教授:

慢性疼痛是我国的高发病,但是目前公众对于慢性疼痛的了解仍不充分,很多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并未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然而,长期慢性疼痛可能诱发多种问题,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一些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专业的疼痛治疗队伍。为了更好地管理疼痛患者,需要完善疼痛科普工作,进行专业医生的培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慢性疼痛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微创治疗,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脉通:什么是DRG电刺激?DRG电刺激可用于哪些疼痛性疾病的治疗?


樊肖冲教授:

DRG是感觉传导的初级神经结构,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以及感觉异常的产生中起到关键作用。研究发现DRG电刺激可改变DRG神经元的异常活性,从而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DRG电刺激作为疼痛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DRG电刺激的基本原理是将刺激电极放置于靠近椎间孔区域的背根神经节处,通过刺激背根神经结来达到缓解疼痛,促进神经修复的作用。


DRG电刺激常用于局段性的疼痛疾病,包括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开胸术后的疼痛综合征、疝修补术后疼痛、脊柱术后疼痛综合征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


医脉通:DRG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的效果如何?相较于传统的脊髓电刺激治疗,DRG电刺激有哪些优势和独特之处?


樊肖冲教授:

在明确适应证的前提下,DRG电刺激的治疗效果良好。相较于传统的脊髓电刺激治疗,DRG电刺激具有以下优势:(1)靶点作用更好,刺激部位精准,对于局段性疼痛可以达到较好的镇痛和调控神经的效果;(2)较小的电流便可带来较好的镇痛效果,节约了电池的电量,电池也更加耐用;(3)由于DRG周围解剖位置的局限性,放置在其中的电极不易移位,可以保证电流覆盖区域和电刺激强度的稳定性。


医脉通:近年来,DRG电刺激治疗有哪些新的进展?您认为其在慢性疼痛治疗方面的前景如何?


樊肖冲教授:

近年来,DRG电刺激治疗取得了诸多进展:第一,操作技巧提高,既往多采用传统的对侧入路,现在可以采用同侧入路或逆向入路;第二,在程控模式方面,近年来出现了高频电刺激和暴发式电刺激,能够更广泛地覆盖疼痛区域;第三,DRG电刺激在材料方面也进行了改进,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舒适度。未来期望可以有更多便于操作的电刺激方式问世,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性疾病类型,神经调控是治疗此类疼痛的重要手段。DRG电刺激作为神经调控治疗技术之一,具有诸多优势,相信未来一定会广泛应用于疼痛相关疾病的治疗。希望广大临床医生积极学习并更好地开展这项技术。


专家简介


樊肖冲.png

樊肖冲 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

河南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疼痛医学专家委员会神经调控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微循环学会神经调控分会会长

河南省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疼痛学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