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精准“靶”握 | 黄晓兵教授:AML精准诊疗不断发展,吉瑞替尼为FLT3突变患者实现深度缓解和长期生存

来源:医脉通 2025.03.14
我要投稿

在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举行期间,数以万计的血液领域工作者汇聚美国圣地亚哥,共同分享血液学领域最新前沿进展,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作为恶性血液病重要分支,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存,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突变是其中常见的突变类型,对于患者预后也有显著不良影响,成为领域学者探索的热点方向。在此,医脉通特邀四川省人民医院黄晓兵教授参加采访,就FLT3突变AML诊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发表真知灼见,以期为我国广大血液科临床医师的疾病诊疗策略带来全新的启迪。


医脉通

在圆满落幕的血液学国际盛会ASH大会中,有关AML精准诊疗的探索成为全世界血液学工作者的重点关注方向,想请您讲一讲,AML精准治疗可以为患者带来哪些获益?


黄晓兵教授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AML治疗也在朝着精准治疗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内权威指南和共识均强调,AML治疗不再以年龄为主要的分层标准,而应该综合多种因素评估,以能够耐受化疗为主1。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选择合适强度的化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无效治疗带来的风险,并降低无法耐受化疗患者的治疗风险。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高危基因突变也成为影响患者危险分层的重要因素,对于存在FLT3等突变类型的患者,临床如今已可以选择更有针对性的靶向治疗药物,并基于化疗耐受情况选择更有效的化疗联合方案,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此外,在提高患者缓解率的同时,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有利条件,助力实现长生存的最终目标。


医脉通

不良基因突变是影响AML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FLT3突变作为常见的不良突变类型,检出率可高达30%,因此对其进行早期识别成为临床实施精准治疗的重要前提,在本次ASH大会中也有多项有关FLT3突变检测相关内容发表,能否请您为我们分享其中的亮点内容?


黄晓兵教授


本次大会有多项FLT3突变检测相关内容发表,对未来的临床FLT3基因检测策略改善具有启示意义。


一项探索FLT3-ITD微克隆对于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发现2,即使显示FLT3-ITD阴性的患者,仍可能存在FLT3-ITD微克隆,存在与不存在FLT3-ITD微克隆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完全缓解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CR/CRi)比例分别为78%和68%,其中具有FLT3-ITD微克隆的患者2年无复发生存期显著较短(41% vs 62%,P=0.038)。


另有研究探索了不同患者血液样本对于FLT3-ITD突变检出的影响3,结果发现,与来自外周血(PB)样本的相应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相比,在骨髓(BM)样品中检测到的克隆中位FLT3-ITD VAF高出6.6倍(P=0.0011)。66.7%的FLT3-ITD克隆能够在BM样本和PB样本中检出,BM样本中检出29.6%,PB样本中仅能检出3.7%,这些结果表明FLT3-ITD微克隆对于患者的疾病复发和长期生存产生显著负面影响,选择FLT3-ITD突变检测样本时,BM 作为检测样本的检测灵敏度更高,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未来临床FLT3基因检测策略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医脉通

FLT3抑制剂目前已成为FLT3突变AML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并且药物已经发展到第二代制剂,但是对于一、二代制剂之前的疗效比较目前仍无定论,能否请您结合本次ASH大会的内容,谈谈您对于一、二代FLT3抑制剂使用有何不同感受?


黄晓兵教授


目前有关一、二代FLT3抑制剂之间的疗效比较尚无定论,但本次ASH大会中,一项研究对比了一代FLT3抑制剂米哚妥林(n=90)联合化疗与二代制剂吉瑞替尼(n=87)联合化疗在AML患者中的疗效4。结果表明,吉瑞替尼组患者复合完全缓解率可达85.6%,显著高于米哚妥林组的72.4%(p=0.042),且吉瑞替尼组首次缓解时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比例高达66%,明显高于米哚妥林组的46%,提示二代FLT3抑制剂吉瑞替尼相较于一代制剂米哚妥林可为患者提供更多获益。


医脉通

作为中国首个获批用于复发/难治性(R/R)AML的FLT3抑制剂,吉瑞替尼是中国伴FLT3突变的R/R AML的重要治疗方案,本次大会中哪些吉瑞替尼相关研究让您印象深刻,对吉瑞替尼在我国未来的应用前景,您如何展望?


黄晓兵教授


本次ASH大会发布的一项意大利回顾性研究发现5,吉瑞替尼单药治疗FLT3突变R/R AML患者,CR/CRi率为50%,部分缓解率为13%,整个队列的中位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EFS)分别为10.6个月和4.64个月,其中接受移植的患者生存进一步提升,中位OS和EFS分别为15.5个月和6.58个月。


目前,吉瑞替尼已成为临床FLT3突变R/R AML的重要治疗选择,受到多项权威指南和共识的推荐。国际上已经开始探索吉瑞替尼对于新诊断AML的治疗效果并取得一定进展,而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吉瑞替尼联合化疗以及其他靶向药物等也是临床的重要探索方向。相信未来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临床将会获得更加高效且安全的吉瑞替尼治疗方案,最终为患者提供更多生存获益。


1742547876726897.png

黄晓兵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内科学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四川省血液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四川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组长

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兼血液分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美国耶鲁大学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带头人


参考文献
2.Paul Olson,et al.2024 ASH.847.
3.Jaime E. Connolly Rohrbach,et al.2024 ASH.4278.
4.Selina Luger,et al.2024 ASH.221.
5.Rosa Greco,et al.2024 ASH.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