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筛查、诊断和管理建议看这里!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病情危急的产科特有疾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管理指南(基层版)》重点关注基层诊治过程中所面临的筛查、诊断、转诊等问题,并考虑到基层医疗实践和医疗资源的有限性,提出切实可行的循证建议。
临床问题1:哪些孕妇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病的高危人群?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目前尚无明确的高危因素,但初产妇、多胎妊娠、子痫前期、体重异常等可能增加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病风险(1D)。
临床问题2:如何进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门诊筛查?
· 建议将妊娠35~37 周作为高危孕妇门诊筛查的时机(1C)。
· 建议对于妊娠期任何孕周出现明显的乏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者应立即进行门诊筛查(1C)。
· 建议将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作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基层筛查的一线指标(1C)。
临床问题3:如何诊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 推荐临床医师使用Swansea 标准(表1)进行诊断(1C)。
表1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Swansea诊断标准
· 对不能满足Swansea 诊断标准的疑似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推荐尽快复查肝功能及凝血功能(1C)。
临床问题4:如何判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病情的严重性?
· 建议将产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TBil>171 μmol/L、血小板计数≤50×109/L、血清肌酐≥1.5 mg/dl(132.6 μmol/L)、血乳酸
≥5 mmol/L和病程超过1 周的患者作为重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进行管理(1C)。
临床问题5:如何选择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转诊的医院?
· 建议将确诊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尽快转至具备血浆置换能力和多学科联合救治的综合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B)。
临床问题6:如何选择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
· 建议诊断明确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尽快终止妊娠;可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者,应严密监测并尽快诊断(2D)。
· 如果已经临产,经评估短时间内可经阴道分娩,需在改善凝血功能、血制品保障、做好产后出血紧急救治的条件下分娩(1B)。
· 无论采取何种分娩方式,均需积极改善凝血功能并尽快终止妊娠(1B)。
临床问题7:如何在出院后管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产妇?
· 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患者充分休息,每天10 h 以上(2D)。
· 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患者进食高能量、高维生素、适量优质蛋白和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2D)。
· 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患者出院后2 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超声检查(2D)。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本身并不是母乳喂养禁忌,应根据产妇恢复情况及新生儿条件评估母乳喂养的利弊权衡决定(2D)。
· 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后患者采用工具避孕,禁用避孕药物(2D)。